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石化行业发展趋势及今冬明春的发展机遇2022年09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演进的背景下,石化行业需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明确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国情,在较长时间内将保持一定的石化产品生产消费规模和增速。我国石化行业在部分细分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同时存在着炼油能力过剩、高端化工生产能力不强、催化剂新材料等部分领域短板突出等问题,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长板优势,推进“减油增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提升行业整体效益,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改善。 从中长期来看,石化行业“双碳”目标下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必然趋势,也是各石油石化企业正在布局的发展战略。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分析,当前,我国依然是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新能源占比约为15%,且以每年1%的速度对传统能源进行替代。只有当新能源占比达到80%,才能说能源结构发生了革命性替代,这不仅需要时间的推进,更依赖科学技术的变革。推进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我国未来十几年将迎来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最高峰,其中急需解决的就是技术路径问题。新能源对传统能源进行替代的过程中,需解决例如生产成本高、能源储存不稳定等问题,因此石化行业虽是传统行业,但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发展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氢储能技术等。邵宇表示,可通过发展科学技术,用制造业大国的行业优势去补齐我国“贫油少气”的资源短板,这也是构成我国内循环的一个重要逻辑支撑点。 上半年,石化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远超年初预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在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时指出,虽然上半年取得了好成绩,但5月以来石化行业的经济运行、主要石化产品的价格、市场需求等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应当透过这些新的变化,对下半年新形势作出科学预判,紧抓发展机遇。 总体说来,今冬明春行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重大机遇: 一是全球能源和化肥短缺的市场机遇。受国际局势影响,欧洲天然气和煤炭供给将出现严重短缺,今年冬季整个欧洲面临天然气严重短缺的局面,煤炭供给也可能出现700万吨左右的缺口。同时,世界化肥市场也出现了“价格巨涨、供给短缺”的混乱局面。李寿生表示,面对这种市场短缺机遇,发挥我国产能优势,在确保国内能源安全和稳定供应的前提下,实现一定程度的合作共赢,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二是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大力支持的汽车、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和新基建项目的重大配套项目机遇。为稳住我国经济基本盘,加大基本建设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今年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增加了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了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在宏观经济支持的汽车、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和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给石油和化学工业带来了巨大的配套发展机遇。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部统计数据,今年已开工建设的重大石油和化工项目有380多个,总投资达1.9万亿元。在这一批重大基本建设配套工程中,各企业可紧抓机遇,全力发展更多高端化、差异化、补短板、填空白的原创性技术项目,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三是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重大创新机遇。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将会成为我国市场迈向现代化的标志。有预测显示,服务型消费占比到2025年有望达到52%,到2030年有望在55%至60%。我国化学工业产业结构应加快向终端市场延伸,努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