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华北油气与石勘院华北中心、经纬公司、地球物理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关,深入研究断缝体理论,并完善相关工艺技术,在致密砂岩油藏开发中取得突破

戳破致密油开发的“窗户纸”

2022年08月1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马献珍 付绪凯 严 飞 黎小伟
16.8K

    本报讯 记者马献珍 通讯员付绪凯 严 飞 黎小伟报道:截至7月底,华北油气部署在泾河油田的4口油藏评价井均获得日产油20吨以上的高产,稳产时间超过一年,标志着断缝体理论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盆缘致密砂岩油藏开发应用中取得新突破。

    在盆地南部勘探开发初期,研究人员忽略了盆缘区块中断裂、裂缝的重要作用,导致开发方案的地质基础不牢,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效果差,油井单井产能低、累产低、采收率低。

    “这就好比用糯米、大枣包成的粽子,以前我们仅仅在‘糯米’中找石油,而忽视了‘大枣’才是最重要的‘甜点’。”华北油气采油一厂副厂长李俊鹿介绍,“最典型的就是红河油田HH26井,初期日产油超30吨,但接下来部署在周边的5口井均是低效井,后来才发现只有HH26井打在了‘大枣’上,其他井则打在了‘糯米’中。”

    2018年,华北油气总地质师何发岐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专题研究,根据盆缘油藏地质特点,结合油井生产规律,总结提出了“断缝体”油藏概念,断缝体就好比储藏原油的“大枣”。研究人员于是转变思路,以断缝体油藏甜点作为主要开发对象。

    采油一厂与石勘院华北中心、经纬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关。2021年,华北中心系统开展断缝体油藏地质综合研究,形成了断缝体井震识别与描述技术,实现了断缝体三维空间量化表征;开展断缝体油藏开发对策研究,编制了断缝体油藏滚动建产方案,据此部署的多口油井获得突破。

    随着断缝体研究的深入,油藏的开发工艺技术也随之改变。“以前是‘绕着走’,现在是‘顶着上’,钻遇断缝体后,我们采用密度较小的泡沫钻井液,不会导致井漏,还保护了储层。”华北油气油气开发评价专家白兴盈介绍,“为能够准确找到断缝体,我们部署水平井命中率更高、针对性更强,不再追求上千米长水平段,设计几百米穿越断缝体即可。”

    泾河油田JH55P4井水平段长仅为470米,在薄砂岩中砂岩钻遇率达到了100%,并采用筛管完井,自然投产日产油20.2吨,动液面在井口,投产以来生产稳定。

    “往年的压裂施工,不但投入高,还会伤害储层,现在钻遇断缝体,只需要做简单的酸化处理。”李俊鹿说。在泾河油田JH2P9井,他们运用储保型强酸溶堵漏剂和油层段筛管完井方式,使断缝体得到有效保护,油井自然投产获高产。

    3月,华北油气首次在泾河油田JH55P5井试验选择性分段固井工艺获得成功。使用该工艺,既可防止水泥浆污染油气层,又可实现层、段间封隔,为断缝体裸眼投产与后期能量补充提供了技术保障。

    通过地质地震一体化研究,华北油气与石勘院华北中心、地球物理华北分公司等单位实施“大兵团”作战,泾河油田砂体分布预测准确率大幅提高,断缝体的刻画更加精准;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工程人员采取的工艺方法更有效,开发人员的想法得以实现,油井的单井产能随之大幅提高,泾河油田低成本规模建产成为可能。

    以断缝体理论为指导,华北油气对往年施工的老井进行全面排查。“今年我们梳理出100多口有地质潜力的老井,通过重新补孔压裂,沟通断缝体,让老井重焕青春。”白兴盈说。

    泾河油田JH17P11井日产油仅0.55吨,于2016年关停。通过断缝体精准刻画,采取补孔作业,该井初期日产量高达20吨,目前日产量稳产在13.9吨,断缝体油藏差异化评价现场试验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