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我国生物航煤首次规模化工业试生产成功2022年06月3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卞江岐
本报讯 记者卞江岐报道:6月28日,我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在镇海炼化首次规模化工业试生产成功,产出合格产品,意味着我国生物航煤向大规模生产及商业化应用迈出了坚实一步。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50%以上,该装置年设计加工能力10万吨,在满负荷运行下一年能消化掉一座千万人口城市回收的废弃油脂,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8万吨,相当于近5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镇海炼化生物航煤工业装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以餐饮废油、动植物油脂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航空煤油。第一批生物航煤原料来自四川成都两家科技环保公司,餐饮废油经预处理后运抵宁波。 2009年,中国石化启动生物航煤研发工作,2014年取得了我国第一张生物航煤适航证,先后进行过国内航线从上海至北京的商业飞行,国际航线从北京至芝加哥的跨洋飞行,我国由此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此后,在中国石化的统一部署下,镇海炼化开始进行生物航煤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准备,并于2020年8月建成我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 废弃油脂含有大量脂肪酸类化合物,含氧量高达11%,而传统原料——石油含氧量低于0.1%,相差超过100倍,氧分子会直接影响炼化装置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此外,废弃油脂中还含有硫、氯、金属元素等各类杂质,都要一一去除。为此,中国石化自主研发了专用催化剂和工艺,并通过了工业装置示范验证。今年5月,镇海炼化油脂加氢(HEFA)路线生物航煤产品通过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RSB)认证,获得了我国生物航煤产品第一张全球可持续认证证书,表明镇海炼化生物航煤装置原料、生产工艺及产品均符合RSB生物燃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