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把匠心焊在“罐体”上

2022年06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明月
16.8K

东营原油库建设现场。赵汝国 摄

    □王明月

    渤海湾畔,10台直径超过80米的大型储油罐正拔地而起,呈现出宏伟壮丽的轮廓。目前,东营原油库迁建项目施工进度超计划进度7.36个百分点、储罐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99%,高于国家优质工程焊接合格率。作为参建单位,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胜利油建再次以大型储罐专业化施工的优势,在国家战略储备项目上展露锋芒。

    胜利油建大型储罐施工历史悠久,早在2001年,他们就提出“打造金属储罐核心竞争力”。20多年来,储罐建设规模由小到大、由易到难,胜利油建的市场版图也从国内拓展到国外。

    他们通过管理、质量、技术“三过硬”铸牢企业信誉,承建的孤东一号联合站、塔四联等多项工程获国家、省部级荣誉。

    过硬管理,领跑施工“加速度”

    “工程交给胜利油建,我们很放心。”这是塔河炼化业主对胜利油建的高度评价。之所以放心,是因为胜利油建严格管理,摸索形成了一套“精益化”闭环施工管理模式。

    胜利油建承接大型储罐施工项目起步晚、经验少。为快速占据市场,他们对标追标,将精益理念融入施工管理各环节,持续推进管理完善。

    他们严格执行以时间为“横轴”、实效为“纵轴”的生产运行表,明确每日工效指标,倒排计划,超前准备,形成了闭环管理流程。

    在项目部驻地或施工现场,都能看到一张详细的示意图,图例精细到每一台储罐的每个网格单元。他们把施工区域划分成多个网格,根据外协进展推进网格化、专业化、规格化。

    新疆库车商储基地项目是胜利油建承揽大型储罐施工项目打响的“第一枪”,也是其承揽的首个上游板块项目。受疫情管控、材料滞后等影响,他们通过实施“精益化”闭环管理,在中国石化7个商储库中首个实现当年立项、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建成投产。

    “精益化”闭环管理从初期的“塔起灯亮”,到如今的高质量高标准,不仅奠定了胜利油建的优势地位,而且成为大型储罐施工的招牌,得到多方认可。2020年至今,胜利油建仅储罐市场开发额就达到6.4亿元。

    过硬质量,做好施工“守门员”

    “质量管理就像垒砖,在施工过程中只有每块砖都不偏移,才能保证‘房子’建得既牢固又好看。”说到质量管理,项目经理王家松深有感触。

    “质量至上”是胜利油建多年来坚守的准则。他们在项目质量规划、过程奖罚、关键质量点控制等环节中下足功夫,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绝不姑息。

    罗建利是项目安全总监,凭一双“火眼金睛”,多次发现设备缺陷等质量问题,“盯”出了一个个优质安全工程。他将技术骨干组成施工质量监督小组,推行质量“三板管理”,做到管理有模板、现场有样板、检查敢叫板。

    一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全力优化每一处细节,力争精益求精;项目管理人员白天扎根现场解决施工难题。高质量的严格把控打造了一项项“放心工程”“品牌工程”。

    在湖南岳阳施工时,经常遇到暴雨天气,项目人员撑着雨伞也要去现场转一转、看一看。他们说:“一天不看就不安心。”正是凭着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岳阳商储项目实现高质量中交。

    高质量、高标准,跑出了施工项目的“加速度”,创造了年均施工24台10万立方米储罐的骄人业绩,多次在业主举办的劳动竞赛中拔得头筹,获得高度赞扬。

    过硬技术,打造施工“利器”

    胜利油建挑战多个“首次”、创下多个“第一”的背后,既蕴含着艰辛付出,也彰显着技术创新的实力。

    几万立方米的大型储罐壁厚、体高,对焊接技术、储罐安装有不小挑战。

    “同台竞技,必须要有技术上的突破。”胜利油建技术负责人李涛在责任状上签下名字,从此寝食难安。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背后是无数次的调研、攻关和努力。

    2006年,他对标国内王牌队伍,深入施工现场,学习国家管网相关标准、管理制度,熟悉掌握高强钢全自动焊接、组合自动焊等施工工艺,总结管理经验。

    在不断地实践中,胜利油建技术创新成果频现。“导轨法”和“倒装法”在储罐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大型金属储罐焊接工艺”“大型储罐校正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东营原油库迁建现场,新技术、新工艺更是派上了大用场。“施工高峰期,有30多个工种1400余人同步作业。”项目经理王家松介绍,为了降低安全风险,他们实施了“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方案。

    固定预制厂+移动作业线结合,储罐罐板下料、防腐及盘梯模块等预制工作全部在工厂完成,现场进行插接化安装,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

    在焊接上,以前参数调整是高级技师李俊最头痛的事,参数调不好,毫厘偏差会导致质量不合格。现在,他们应用智能管理系统,对储罐壁板焊接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可以很好地把控焊接质量。

    10万立方米的储罐高21米、直径80米、重量2000吨,在安装上,他们投入两个机组,采用内挂架正装施工法,9圈的加强圈焊接应用机械化移动升降平台,有效降低了作业风险,提高了工效。

    截至目前,储罐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99%,高于国家优质工程焊接合格率。10台储罐主体全部安装完成,比计划提前11天,平均2.5天完成1台储罐主体安装。

    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胜利油建通过管理、质量、技术“三过硬”铸牢企业信誉,打造了大型储罐施工品牌,在东营原油库迁建项目中再次展露锋芒,截至目前储罐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99%,高于国家优质工程焊接合格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