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汉语林”点燃学汉语热2022年04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学仁 田 昆
□本报记者 李学仁 通讯员 田 昆 4月4日清晨,新疆柯坪县盖孜力克镇托万巴格勒格村的村民出门打扫卫生时,发现路边一排排的杨树挂上了色彩艳丽的小卡片,一眼望不到边,在晨曦中特别耀眼。 一群去上学的孩子驻足路边,看着卡片大声朗读:香蕉、庄稼、农田、化肥……许多早起的村民也凑近卡片,仔细辨认,认真读出声。 今年以来,西北油田驻托万巴格勒格村“访惠聚”工作队针对村民汉语水平不高的现状,因地制宜开辟了汉语学习林、汉语学习墙等园地,受到群众好评。 “汉语林好、汉语墙好!我们出门低头不见抬头见,很快就学会了日常用语!”老党员牙生·喀依木一手拿着汉语卡片,一手竖起大拇指。 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以提升农牧民和村干部的汉语水平为重点,以“推普工程”为抓手,坚持干部进村汉语汇报、入户汉语宣讲、进门汉语交流,帮农牧民提升汉语水平。 针对部分干部汉语基础差等情况,驻村工作队开展“结对子”帮学活动。目前,讲汉语、用汉语在当地渐成风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