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先立后破 节能降碳需有序推动2022年04月1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意见》提出,发挥碳固定碳消纳优势,协同推进产业链碳减排,有序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高行业能效水平。 解析:“有序推动”一词,要求我们在实施产业链碳减排中,既不能影响能源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也不能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为保证新旧产能平稳过渡,还是应当坚持“先立后破”原则。首先,加快对一些工艺先进、技术领先、节能降碳项目的建设,同时从源头上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投资建设。在此基础上,有序淘汰现存的落后生产能力,保证产业政策调整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不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是符合当下实际的务实之策。 氢能是近两年石化化工行业关注的热点。此次,《意见》再次强调了氢能发展,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利用炼化、煤化工装置所排二氧化碳纯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点,开展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驱油和制化学品等示范”。 当前,很多石化化工企业都已涉足氢能领域,但仍然存在灰氢居多、绿氢过少,氢能应用场景过于单一,相关核心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个别地方过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导致低水平重复投资等问题。 要落实《意见》所提要求,我们应当积极依托氢能产业园和化工园区建设,重点围绕氢能交通、绿氢化工产业,积极引导绿氢制取、氢车应用、用能降碳、氢碳循环,超前加大高纯氢制备、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布局力度,有序推动煤、油、气等化石原料及燃料合理替代。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氢能全产业链,从国家层面统筹产、学、研联合攻关,通过加强合资合作、协同创新,探索并推动氢能从制取、储运到应用全产业链技术提升和突破,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加强产业政策扶持,明确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政策支持标准和支持时限,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项目核准、规划等行政许可建立绿色审批通道,争取早日实现氢能商业化和规模化开发利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