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速度工艺”
助停用气井复产

2022年03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赵海燕 陈聪颖
16.8K

    本报讯 日前,江苏油田采油一厂首口应用速度工艺气井——盐城1-2侧井复产成功。这标志着盐城朱家墩气田西侧勘探开发获得突破性进展,使盐城革命老区保供能力再上台阶,日供天然气量升至8万立方米。

    2009年,该井由于地层水淹、井筒积液被迫停产。2021年,随着盐城天然气勘探开发加速,该厂实施了侧钻探边,沉寂12年之久的资源再度进入技术人员的视野。他们开展专项技术攻关,以尽快将地质储量变成商品气资源。

    在油田生产中,入井的生产油管一般内径大、流速慢,要想增加流速,就要更换小管径油管,但管径小了,就会增大流阻,压制地层产能,减弱携液能力。针对这一难题,技术人员通过井筒压降、液面预测及返排效率测算,基于气井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节点分析,创新应用速度管技术,结合连续油管气举排液诱喷技术,提出了“射孔、生产管柱一体结构,一趟下钻完井,与气举返排管柱一体兼顾”的施工方案。根据地下采出情况,他们采用38毫米连续油管作为完井管柱,使盐城1-2侧井生产携液所需的最小气量从每日3万立方米降到了1万立方米,解决了诱喷复产难、稳产携液难的问题。

    方案实施后,盐城1-2侧井气、液返排效率提高,设备极限深度从2700米提升至3900米,排除了井筒积液,气源获得充分释放,该井恢复自喷生产。复产以来,盐城1-2侧井日产气2万立方米以上。

    随着盐城气田勘探规模不断壮大,该厂不断加大停关井复查力度。当前,盐城气田3口气井每天可为周边居民、沿线企业稳定保供,气源品质超过国家一类标准。(赵海燕 陈聪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