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俊 石书锋
●● 镜头一
3月7日,西北油田某施工单位员工王某,来到西北油田治安消防中心,将写有“爱心救助、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沙漠健康快车”志愿者医疗服务队队员手中。刚从河北回来的他,一进门就感激地说:“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我天天都在感念你们的救命之恩,你们就是沙海救护‘活雷锋’啊!”
2021年12月19日22时,西北油田某施工方单位报警,他们的员工王某散步时心脏病发作。该油田治安消防中心医疗服务队快速赶到进行心电监护,转送医院。就在救护车行驶途中,患者骤然发生心脏停搏、电解质紊乱和两次室颤现象,队员和医生合力经过除颤以后,将王某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 镜头二
“感谢西北油田,我妻子和孩子的命是你们给的!”这是2020年6月9日晚上发生的一幕,被救者家属声泪俱下。
当天22时,医疗服务队接到电话,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225公里处的自驾车上,一名孕妇羊水破裂,分娩了一名女婴,母女情况十分危急。
队上迅速派人前往救助,至23时23分,医护人员在沙漠公路145公里处找到她们,迅速将母女俩转送到救护车上,安抚产妇情绪,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等现场急救处理,连夜将产妇和婴儿安全转送至轮台县人民医院诊治。最终她们母子平安,全家人皆大欢喜。
在塔里木盆地沙漠公路上,通往塔河油田的途中,有一面巨大的提示牌,蓝底白字镌刻着“应急救援电话0996-4688499”。就是这个电话,被油区员工、群众亲切地称为“大漠生命线”,而连接这条生命线的,就是“沙漠健康快车”志愿者医疗服务队。
24小时:
“沙漠健康快车”随时待命
西北油田所属单位分布在塔河油田、巴楚、顺南、顺托、顺北,环绕一周有2000多公里。其中,南疆工区地处轮台县、沙雅县、库车市境内,距离县城最近的也有80公里,当油田的员工和地方群众突发疾病时,若不及时救治或转送很可能危及生命。
2015年5月,西北油田组织成立“沙漠健康快车”志愿者医疗服务队,与解放军474医院和巴州、轮台、沙雅、库车市人民医院签订协议,建立应急绿色医疗通道,最大限度保障院前救治转运的伤患者得到及时、快速救治。
365天,天天24小时在线,“沙漠健康快车”的队员争分夺秒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用大爱守护员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期,西北油田治安消防中心“沙漠健康快车”志愿者医疗服务队被命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紧急出动:
接连救助患者转危为安
今年1月13日,西北油田治安消防中心接到报警称:在胡杨林公园50米左右,25岁的女患者呼吸急促、手脚僵硬、其他情况不明,请求救援。
警情就是命令,副队长田文渊立即组织应急医护医生靳凯翔、护士苏卜伊努尔·奥斯曼赶赴现场救援,将患者紧急转运到轮台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救治,到达医院时,已是23时34分。
在救护车返回中心路途中,田文渊再次接到中心救援指令,沙漠公路上有一名男性心脏病复发,手脚麻木,请求救援。1时27分,他们将患者安全转运到轮台县人民医院。
及时的救助使患者转危为安,患者家人焦急的面孔露出了笑容,她走上前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连连感谢。
援疆表率:
主动请缨为村民义诊
“我们要做央企里的援疆表率,要让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群众。”这是西北油田党委组织成立“沙漠健康快车”志愿者医疗服务队的初衷。
这些年,西北油田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治疆方略,从能源保障、服务民生、绿色发展、脱贫攻坚等多个方面全力援疆,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称赞为“央企里的援疆表率”,并被评为新疆十佳最具爱心慈善企业、自治区扶贫先进单位、中国石化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等。
医疗服务队还主动请缨,前往新疆偏远地区乡村为村民义诊,2015年以来开展6次,诊治了近万名村民,其中,协助空军医院治愈了15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员在酷热的戈壁沙漠穿上闷热的防护服,转运发热病人45次,严格执行预检、分诊管理,累计接诊3512人次。
去年底,中央新影摄制组到西北油田拍摄专题片《逐梦大漠建功勋》,报道“沙漠健康快车”抢送病患、救护生命的故事,赞美他们是大漠生命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