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提升工效全力抢回工期

2022年03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叶 丽 刘 春
16.8K

    □叶 丽 刘 春

    2018年10月25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十建公司中安联合项目经理康建坡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天,MTO(甲醇制烯烃)装置关键设备工艺三级旋风分离器完成最后封顶,他实现了对业主赶回工期的承诺。

    十建公司承担的170万吨/年MTO装置是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的“龙头”装置,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受项目开工晚、设备到货晚、土建施工滞后等诸多因素影响,从2018年初开始,MTO装置的建设进度就比预期计划落后了将近4个月。康建坡接到任务的同时,压力也陡然而增。“一定要在年底前抢回耽误的工期”,这是他对业主的承诺。

    为全面提升工效,康建坡贯彻“以机械替代人工”的施工理念,建起了中安联合项目唯一的管道加工厂,并引进了5台管道埋弧自动焊、5台全位置自动焊、10台先进的坡口机。不仅如此,他们还研发了升降调节运转平台,极大地提升了管道坡口加工效率。施工手段的创新,使结构、管道焊接探伤合格率达到99.16%,设备检测合格率达98.57%,也让十建公司的施工质量在项目参建单位中稳居首位。

    塔器设备模块化安装是项目建设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其中又以丙烯塔的吊装最为重要,直接影响主管廊1000多吨钢结构的安装。为顺利完成任务,康建坡带领项目组集思广益,4次优化调整吊装方案,充分考虑不可抗因素的影响,一一细化卸车、组对、水压试验等工序。2018年5月20日,第一台丙烯塔由3000吨履带吊车吊装就位;10月25日,反应再生工艺三级旋风分离器顺利封顶。至此,项目部提前完成大件吊装任务,保证了节点目标按期实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