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5版:中国石化报05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页岩气的天空下,“白马”飒沓如流星

2022年02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黄予剑 刘 猛 姜建琼
16.8K

    项  目:涪陵页岩气田白马区块勘探重大商业发现

    获  奖:集团公司2021年规模储量商业发现特等奖

    意  义:目前国内实现商业开发的主要是高压页岩气,科研人员针对四川盆地常压页岩气低产低效特征,加强提产降本技术攻关,形成了常压页岩气效益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对国内常压气藏的规模探明和效益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黄予剑 刘 猛 姜建琼

    这匹“马儿”难驾驭

    焦页6井是勘探分公司2014年在白马区块部署的第一口探井,距离涪陵页岩气田首口井焦页1HF井直线距离不足30公里。

    作为我国第一口实现商业开发的页岩气井,焦页1HF井2012年测试日产量20.3万立方米,开发9年多了,目前仍以6万立方米的日产量,保持国内页岩气井生产时间最长纪录。相比之下,焦页6井的侧钻水平井测试日产量仅4万多立方米,不免黯然失色。

    “当时勘探分公司部署了两口探井,测试效果都不太理想。”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页岩气地质所所长刘超说,“此后两年,江汉油田也先后打了多口评价井,皆不尽如人意,有的放喷点不着火,根本不出气。那是我们心情最灰暗的时候。”

    继焦石坝区块页岩气商业开发取得成功后,科研人员一直在寻找产能接替阵地。图纸上,白马区块位于齐岳山、石门两个断裂带之间的狭长区域,经过亿万年的相互挤压作用,地下构造破碎,断层异常发育。

    “每打一口评价井就会发现,之前建立的测井曲线模型根本用不上了,就像血型无法匹配,只能重新做。”和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打了30多年交道的专家李争表示,白马区块地下复杂程度远超想象。

    地层压力是评价油气藏的核心参数。压力系数越高,勘探开发价值越大。研究表明,焦石坝区块地层压力系数在1.3~1.6,而白马区块普遍在0.9~1.2,平均埋深超过3000米,属于常压深层气藏。常压意味着地层能量不足,深层则意味着更高的勘探开发难度与成本。

    “如果焦石坝主产区是一块牛排,那么白马区块就是骨头缝里的肉,需要用小刀剔、用牙签挑出来才能吃到。”刘超表示,焦石坝主产区开发形势喜人,大家起初认为只要照搬相关经验模式就可以了,事实证明,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摸清脾性对症下药

    为了摸清白马区块地下情况,勘探分公司2013年部署了二维地震勘探,2015年又完成了焦石坝南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资料满覆盖面积552平方公里。

    江汉油田与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攻关,引进叠前深度偏移、随钻地震快速成像、小网格精细地震解释等特色技术,深度还原并精细刻画地层产状、微幅褶皱、裂缝发育等情况,加强页岩气保存条件、含气性和可压性等方面的精细评价,明确有利区带,最终优选白马向斜、白马南斜坡、和顺断鼻为突破有利目标区。

    他们边摸索边完善,技术方案经历了无数次推倒重来。焦页107-2HF井前半段压裂效果不理想,后半段更换工艺后,测试日产量超6万立方米,到目前累计产量超3200万立方米。

    更大的转机出现在2019年,焦页146-1HF井测试日产量达到9.1万立方米,随后部署的焦页147-1HF井、焦页148-1HF井,2020年测试日产量均突破10万立方米,特别是后者埋深超过4500米,首次在涪陵气田超深层取得重大突破。

    “这口超深井改变了我们的认识,证明深埋常压区块也有很大潜力。”刘超说。白马,这个之前不被看好的“后进生”,在各方持之以恒的努力下,终于展现过人潜质。

    攻关“双甜点”

    2020年9月,江汉油田与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合作,实施白马区块石油工程大包,以“技术+管理”双驱动模式,推动工程建设提速降本。

    先天条件不足,更需后天发奋努力。“即便是在同一个平台采取相同工艺施工,每口井的压裂改造效果都不一样。”江汉油田工程院储层改造研究所技术员易招波介绍,白马区块天然裂缝分级发育,工艺普适性差,必须分类施策,不仅要一井一策,而且要一段一策。

    江汉油田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识别地质工程“双甜点”,持续总结气井地质可压性关键因素,形成差异化精准改造对策。“针对白马区块天然裂缝强发育区、中等发育区、欠发育区,我们摸索形成了三大类配套工艺技术体系。”易招波说。

    钻井工程全面推广“瘦身型”井身结构,优化工艺参数,实现高质量完井,白马区块平均机械钻速提升32%,优质层穿行率达98%以上,单井测试页岩气日产量从4万~6万立方米提升为10万~13万立方米。

    踏平坎坷成大道。2021年,白马区块9口井试采达标,新增探明储量1048亿立方米,至此,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占全国页岩气探明储量的1/3。目前,白马区块产能建设开发方案编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启  示:

    江汉油田页岩气管理部经理李继庆:白马区块作为常压深层气藏,从最初不被看好,到接连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继续深化常压页岩气地质认识、加强配套工艺技术研究、积极推进分层立体开发,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