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偏差1毫米也不行”2021年12月2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黄敏清 陈苏晓 何 冰
黄敏清 陈苏晓 何 冰 “小新,真有两下子。”日前,在广州石化14万吨/年硫黄回收联合装置现场,一名瘦瘦高高的年轻人正在专注地调整着定位器。不一会儿,阀门就顺利动作了。在场的老师傅连连点赞。 小新是仪控中心仪表一区域重催班班员王伟新。这几天硫黄回收联合装置就要完成检修,转入正常生产。阀门联校时间紧、任务重,刚在重催装置安装完气压机探头的王伟新也赶来支援,负责关键阀门的联校工作。 在对酸性气进装置前压力控制阀进行调试时,阀门动作时轻微的卡顿现象引起了王伟新的注意。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调节阀回讯杆伸出高度约有1毫米的偏差,他马上将定位器整体拆卸下来,重新调整回讯杆的高度。定位器回装后,他仔细调整反馈杆与定位器的定位杆角度,再输入标准信号对阀门进行调校。多次调试后,阀门终于动作顺畅。 “偏差1毫米也不行。这1毫米的偏差可能导致反馈杆与定位杆不在平行线上,造成阀门输出不稳定,长期运行可能导致反馈杆脱落,造成阀门失控。”王伟新跟身旁的同事高健文分析道。 完成这一台,王伟新又马不停蹄对下一台关键阀门进行联校。这一天,他一共完成26台关键阀门的联校工作,为检修后装置安全顺利开工打下基础。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