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1版:中国石化报01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时刻准备着,战斗!

——记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中原油田普光应急救援中心
2021年11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松才 白国强 张红照
16.8K

图为普光应急救援队强化战备执勤,进行集合拉练。 白国强 张红照 摄

    本报记者  张松才

    11月5日,作为全国石油石化系统唯一荣获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的单位代表,中原油田普光应急救援中心(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普光队)经理、党委书记兼队长王庆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获得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是党中央对普光应急救援中心指战员的充分肯定和最大鼓舞!”王庆银举起右拳,“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作证:来路虽艰,任重道远,普光队指战员保证,初心永远‘立正’,使命永不“稍息’!”

    时刻准备着,战斗!普光应急救援中心230多名指战员中,七成是复转军警。这群最可爱的“蓝焰英豪”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锁定“全灾种”,施展“大应急”,勇当气田安全高效开发的“守护神”。他们把生命交给使命,把忠诚交给人民,多次完成“教科书式的经典救援”,争当中国应急救援队伍排头兵。2019年,普光应急救援中心成为第五届感动石化获奖团队。

    伏“虎”大巴山

    ——他们踏遍普光的山山水水,编制应急救援总预案和400多个单项预案,实施精准救援,15年成功完成气田作业监护1.9万次

    2006年初夏,伴着普光气田建设的铿锵鼓点,普光应急救援中心应运而生。半年之后,普光应急救援中心指战员在清溪一井井场鏖战13个昼夜,扑灭多处流淌火,成功制伏超高压溢流,将隐患之“虎”牢牢囚入笼中。

    在高压、高含硫、高含二氧化碳的普光气田,所有涉硫、动火、酸化、放喷、试气作业必有监护。

    “我们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作业和技术方案,制定现场监护预案,每个预案都必须演练。”普光应急救援中心副总工程师、应急作训室主任原华成说。

    为实施精准救援,王庆银带领队员踏遍普光气田的山山水水、沟沟坡坡,收集了60万条信息数据,绘制出气田应急计划区域地图,编制了应急救援总预案和400多个单项应急救援预案,做到“一点一案”“一事一案”“一装置一案”。

    普光应急救援中心多数指战员的腿与常人不同。常年演练,应急抢险,磕磕碰碰,在他们的腿上留下一溜隐隐的小坑。

    “每一场恶仗拼的都是魔鬼式训练积攒的‘肌肉记忆’。”普光应急救援中心副经理李升龙说,“演练不是演戏,必须紧贴实战,从严从难。”

    指战员们“白天一身汗”“晚上一盏灯”。他们练体能、耐力、爆发力,练心细如丝、胆大如斗的意志力。他们钻理论、演战法,“智慧众筹”,时刻都在准备着。

    15年来,普光应急救援中心聚焦主业主责,立足“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共出动35万人次,成功完成气田作业监护1.9万次。2018年,应急管理部将普光应急救援中心命名为“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普光队”。

    “普光气田投产12年,累计安全生产天然气980亿立方米、硫黄2020万吨,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居功至伟!”中原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油田分公司代表张庆生说。

    烈火淬“金刚”

    ——他们在危难时刻勇毅逆行,组成“敢死队”,把一腔大爱洒在救援现场,为人民群众撑起一片平安和谐的蓝天

    普光镇的乡亲们习惯把普光应急救援中心称为“气田消防队”。在他们眼里,“气田消防队”的指战员是和他们连心连肝的子弟兵。

    2018年6月1日17时55分,川东北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达州市好一新商场负一层冷库突起大火。时任普光应急救援中心副经理的王庆银率49名指战员尽锐出战。他们箭一般地奔向火场,成立临时党支部,组成“敢死队”,领受了最艰巨的任务。

    “全体干部往前站!”“党员团员往前站!”“当了爹的往前站!”“结过婚的往前站!”

    浓烈的烟雾下,火场能见度极低,温度高达70摄氏度。指战员摸索着破拆、灭火、搜救、开凿排烟孔……虽然隔着防火面罩,他们的脸依然大片脱皮,头发、眉毛打起了卷儿。饿了,他们嚼火腿肠、面包;困得撑不住了,就倚着纸箱,和衣打盹。他们的战靴盛满汗水、污水、血水,许多人出现淹裆,痛痒锥心。

    (下转第二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