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 ![]() ![]() 日期检索
在“第二故乡”书写快意人生2021年09月1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曹玉
亲爱的妻: 又是一年中秋到。 仔细算起来,从2006年至今我已三进沙特,累计在沙特的工作时间超过12年,沙特也俨然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我也从曾经不到30岁的帅小伙,变成了如今的“中年大叔”,品尝了酸甜苦辣多样滋味,人生也由此丰富起来。 2006年5月,我随着南京工程公司“借船出海”来到沙特西部城市延布,参与公司第一个海外大型联合EPC项目——沙特聚烯烃项目的建设。刚到沙特时,我满是新奇和陌生,甚至有一丝胆怯。虽然整个项目部95%都是中国人,当时4个人共用1部电话,但每当铃声响起时,大家总是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勇气拿起话筒。每次给你发照片时,我总是要拉着一个外国人合影,好向你显摆一下。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参与了多个沙特项目的建设,转战延布、寇巴、朱拜勒、达瓦德米等多个城市,当初的青涩早已褪去,我在人事、外事、公共安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也进一步了解了沙特的宗教习俗、风土人情,算得上是成熟的海外项目管理人才了。 2019年在沙特法迪里项目期间,我和同事成功招聘了2000多名第三国籍员工和800多名沙特员工,其中90%的沙特员工都参加当地培训机构的培训,我们这个超过3000万人工时的项目上,没有发生一起公共安全事件。 这些年,我和当地多家人力资源公司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也结识了很多国家的好朋友。我的沙特籍朋友艾哈迈德每年都邀请我去参加他的家庭聚会,我也吃遍了当地鸡肉卷、羊肉手抓饭、烤全羊、骆驼奶等特色美食。 繁星耀九州,明月寄相思。虽然今年又没办法陪爱妻你一起共度中秋佳节了,我知道你一直在担心我,希望你看到这封信时明白我没有骗你,我在他乡真的挺好的,请放心! 永远爱你的(曹玉)金! (作者单位:炼化工程集团南京工程公司沙特项目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