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军装绿到石化蓝
2021年09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陆秋艳
陆秋艳 我的父亲陆少平,是一名有着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当年他退役后脱下了绿军装,又穿上了石化蓝;入伍时握钢枪保家卫国,入职后又提起油枪奋斗打拼。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担任浙江嘉兴桐乡石油第一座加油站的第一任站长、第一任零管主管,可以说经历了成品油销售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参与了桐乡石油分公司从头开始的建设和成长。 最初,桐乡油库还没有汽油储存罐,只能用铁桶从嘉兴油库灌装,通过航运公司的拖船运回桐乡。运输途中必须有工作人员负责押运,提着灭火器一路长途汽车加步行。运输油品的拖船一般天黑后才开船,等到达桐乡油库已是凌晨两三点钟。夏天炎热又多蚊虫,冬天寒冷又困饿。这种难熬的苦差事谁都不愿意干,我父亲就主动申请押运任务。直到桐乡石油建立了第一座加油站,才开始用油罐车去炼化厂运输汽油。但当时公司只有一辆5吨容量的油罐车,他既是站长也是油罐车押运员,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出发运第一车油,到下午运第二车的时候,没有空调的油罐车在夏天就是个蒸锅。 在第一座加油站运营初期,桐乡本地缺乏可参考的油站管理经验,不管是台账记录还是实际操作,几乎都是一片空白。他便自己主动在休息日带上干粮,乘坐长途汽车,赶到平湖、嘉善、海宁等兄弟公司的加油站去取经。那时候,他和我母亲正在恋爱期,这些奔波学习几乎成了他们俩的约会内容。我父亲学历不高,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却刻苦研究摸索并制作出桐乡石油第一套加油站报表,大大方便了管理工作,也为后来人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这套报表在之后不断更新,使用了10年左右。 回想在加油站十几年的青春,他觉得自豪远大于辛苦。后来我父亲开始负责公司的零售管理工作,一个人负责零售、非油、数质量等各个方面工作。从一把油枪到一个灯泡,他都放在心上,几乎全年无休。不管是加油站设施设备需要更换、维修,还是业务操作过程遇到了困难,他都会赶到现场帮忙解决。他曾经患上肾结石,考虑到工作将手术一拖再拖,直到痛得不能走路了才去办理住院。我母亲埋怨他对加油站比家里还要上心,但是他“屡教不改”。 如今,父亲年纪大了,本可以安闲等待退休,却仍然不肯放松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还是常常去基层油站,表示有困难就叫他帮忙。在疫情期间,他还同时报名了单位、社区多处志愿者服务,每天参加检查站岗。 父亲经常笑自己读书不多,不会说话,只晓得埋头苦干,已经落伍了,是要被淘汰的。但我相信,父亲可贵的品质是永远不会落伍的。因为他是我的荣耀,是我的英雄,不老的英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