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更高质量创新创效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1年07月1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致密气团队讨论大牛地气田综合调整方案编制。
科研团队观察岩芯分析讨论杭锦旗致密砂岩含气性差异。
停电状态下,科研团队依然坚守岗位,在西南油气分公司林页3井压裂施工现场讨论分析压裂后情况。
科研人员通过电子探针扫描讨论凝灰岩和泥岩多种元素变化实验数据。
感动石化人物邓尚(右)在西北油田机房分析地震资料研究顺北4号断裂带。

    “十三五”硕果累累

    “十三五”以来,石勘院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两化融合”战略,围绕“三部一中心”定位,砥砺前行、开拓奋进,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承担各类科研生产任务1992项

    ●牵头部署风险探井被采纳8口,编制开发方案31个,提交开发井位523个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05项,授权300项,登记中国石化专有技术90项

    ●牵头制定国标6项,行标27项,企标17项

    ●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56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

    ●新增两个国家级实验平台

    五年来,坚决担负起上游发展战略及油气勘探开发参谋部职责,参谋智囊作用有效发挥。

    五年来,坚决扛起上游技术研发与集成部的重任,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

    五年来,坚决发挥上游技术支撑与服务部作用,生产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坚决履行上游信息资料中心的职责,智慧研究院建设进展顺利。

    五年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管理工作,以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从严治企。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集团公司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的决策部署,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为推动中国石化上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牢记责任使命 创新创效有新亮点

    石勘院按照张玉卓董事长等党组领导来院调研时提出的当好“参谋部、先锋队、排头兵”要求,立足“三部一中心”定位,大力实施更高质量创新创效战略,以站排头、争第一的责任担当努力在上游稳油增气降本提效中发挥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获得2020年度中国石化科技奖励13项,其中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油气生产专项奖10项,其中勘探突破特等奖1项,创历史新高。

    观大势谋全局,当好党组科学决策的“参谋部”。发挥智库平台作用,汇聚各类专家智慧,为石化发声、为国家献策。2020年,向集团公司提出高质量参谋建议17份,5份研究专报获党组领导签批。首次发布《中国石化石油天然气发展报告》,开启智库建设新篇章。协助完成国家战略规划和集团专项规划26份,助力集团公司“七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实施。

    盯需求强支撑,当好促进上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坚决履行好企业研究院职责使命,为上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针对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重点地区以及海外项目,全力支撑原油上产和天然气大发展。支撑顺北3口千吨井突破,落实两个亿吨级断裂区带;牵头设计的长探1井上古生界获得工业气流,实现鄂南天然气勘探突破;助力川西须家河致密气储量动用取得显著成效。在安第斯、安哥拉、巴西、哈萨克斯坦等海外区域做好重点项目技术支撑。

    夯基础破瓶颈,当好引领油气技术革命的“排头兵”。坚持“四个面向”,按照集团公司“四个一批”的要求,强化贯通式创新,努力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围绕超深层油气、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等重点领域,不断升级完善具有综合支撑能力的核心理论技术体系,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关键问题持续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技术体系。瞄准CCUS、油页岩、干热岩、天然气水合物等新兴领域,做好跨界融合前沿技术攻关。

    激发内生动力 深化改革有新推进

    石勘院将改革作为推动更高质量创新创效的关键一招,把深化改革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科改示范行动的相关要求结合起来,坚持以系统思维谋划改革、以辩证思维对待改革、以市场化手段推进改革、以“放管服”要求实施改革、以创新创效为导向深化改革,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增活力。

    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顶层设计思路,完成《科改示范行动实施方案》顶层设计,形成“2+1+N”的体制构架思路,明确推进项目制、深化放管服、强化市场化等17条具体措施,目前进入密集实施阶段。

    积极推行项目制改革。成立风险勘探、矿权评价等两个项目组,“揭榜挂帅”选聘项目经理,赋予其决策审批权与自主管理权,签订任期制协议和聘期责任书,为科技创新提供宽松环境。探索成立科技支持服务项目组,全面承担科研人员事务性工作,让其心无旁骛搞科研。建立内部市场运行机制,根据科研业务要求和专业需求,实现团队的内部协作和人才的流转租借。

    持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围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生产支撑”三支队伍制定分类考核方案,强化质量和效果,确保基础研究人员潜心钻研,技术研发人员全力创新,生产支撑人员持续创效。在激励机制上向常驻油田一线人员倾斜,提高补贴标准、优化探亲待遇、完善轮替政策,进一步激发支撑服务油田创新创效的活力。不断加大专项奖励力度,增强科研骨干创新创效动力。持续优化福利体系,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多元化福利包。

    搭建成果转化应用快车道。按照完善一批有形化产品、培育一批市场化产品、推广一批规模化产品的思路,积极推动技术产品有形化和产业化,形成专业软件、装置设备、油田助剂三类51项有形化科研成果,建立软件类产品升级迭代模式、装置设备类“研发—制造—市场”三方同盟推广模式、油田助剂类“技术—产品—服务”一体化模式等适用性转化推广模式,促进成果向生产力加速转化。积极探索技术产业化路径,组织6个产业化潜力较大的单位制定科改实施方案,谋划建立孵化器公司,打通“样品—产品—商品”的最后一公里。

    强化双融双促 党建引领有新成效

    石勘院按照集团公司“1355”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建与科研工作双融双促,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连续四年获集团党建考核A档。

    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坚持领导带头学,院领导带头多次下基层讲专题党课,交流学习心得;强化集体研讨学,先后组织中心组学习研讨15次;坚持专家授课学,4次邀请中央党校教授开展“四史”专题授课;坚持走进现场学,组织开展井冈山、香山革命纪念馆、建党百年图片展等现场学习教育;坚持联建共建学,分别与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股份公司油田事业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用丰富的形式载体引导干部员工全面深入学习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政治定力,赓续红色血脉。

    压实从严治党责任推进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按月印发主题党日指导意见,制定“提升基层组织力、推进争先创优”工作措施,指导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项目、党建共建等机制,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坚持党建考核与绩效考核双挂钩、全覆盖,动态优化考核指标设置,深化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积极推进党建标准化信息化流程化建设,经验做法在集团公司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把牢政治方向强化思想引领。实施“石油精神、石化传统、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常态化教育工程,以集中轮训、报告会、院士专家面对面等形式,大力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报效祖国的良好氛围。利用中心组学习、署名文章、口袋书、明白纸、动漫视频等多种形式,讲清形势与任务,振奋员工精气神。编印先进典型系列书籍,举办劳模事迹宣讲会、企业文化故事会,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

    发挥工团作用凝人气暖人心。深入推进暖心工程,通过导医平台、全员健康心检、一线员工家庭帮助计划等举措,解决小问题、凝聚大力量,把“有困难,找组织”落到实处。持续推进“当好主力军,奉献在岗位,建功创一流”劳动竞赛,营造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浓厚氛围。坚持每年举办青年政治轮训,接受思想洗礼,补充精神之钙。安排导师与入院工作不满5年的35岁以下青年员工签订导师带徒制协议书,实现青年员工全覆盖。用青年科技论坛、创新创业大赛、杰青优青项目、创新创业小组等培养方式,助力青年成长成才。80后青年员工邓尚当选今年感动石化人物,张乐在中国石化第一届青年科技精英赛上勇夺亚军。

    (本版文图由程力沛、周生友、邹 伟、薛 亮、孙晓天提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