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乘势奋进时代征程

2021年07月0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符 慧
16.8K

图为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宋继峰 摄
图为广东佛山石油的首座加氢站。本报记者 章 铮 摄
图为上海石化1000吨/年碳纤维装置提前进入开车准备阶段。 本报记者 章 铮 陈鸣启 摄影报道

    本报记者 符 慧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中国石化为探索深化国企改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983年,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立志以振兴石化工业振兴中国经济。1998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重组成立,成为真正的经营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充满生机与活力。

    多年来,中国石化党组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自筹资金建设到积极开展股份制试点,从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到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从整体重组到专业化改革,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建立规范董事会到推进党建入章、实现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中积极作为、奋发有为,走出了一条大型国有企业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国企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石化坚守央企使命定位,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突出从严治企兴企,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截至5月底,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安排,中国石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498条改革措施已完成202条,完成率41%,初步建立起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形成符合自身实际、具有石化特色的管理体系。

    将党的领导融入制度文件,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制定印发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以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在6家“双百”“科改”企业实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发挥示范作用,建立“效益联动效率调节”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市场化用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基本解决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历史遗留问题,完成74家企业“四供一业”分离移交和142家直属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突出重点先行,加快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三新”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发挥尖兵示范作用引领改革,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

    新能源方面,把氢能作为主攻方向,在加氢站、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领域开展工作,积极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地热能稳步发展,2020年地热供暖面积比2019年增长16%。

    新材料方面,成立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新材料科技公司等,挺进高端新材料研发领域;发挥产业资本孵化、撬动作用,布局润滑油添加剂、光伏玻璃和光伏胶膜、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和生物质化工产业链,全力补链强链。

    新经济方面,创新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试点,设立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切实增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

    38年风云激荡,38年砥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石化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蹄疾步稳推动改革纵深发展,为打造世界领先企业注入不竭动能,更好地担当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引领我国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职责。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