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广州(洛阳)工程公司

启航十四五 实干谱新篇 奋力打造世界领先的技术先导型能源化工工程公司

2021年06月2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16.8K

2020年10月19日,广州(洛阳)工程公司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等四方共同签订 “氢能研发及应用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致力打造氢能产业聚集区。
世界首套移动床轻石脑油芳构化装置在中海油宁波大榭石化建成投产, 开辟了全新的轻烃高效利用新途径。
广州(洛阳)工程公司承揽建设的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
广州(洛阳)工程公司承揽建设的阿特劳炼油厂石油深加工项目。
广州(洛阳)工程公司开发的第二代甲醇制烯烃技术在陕西、天津等地实现工业应用。

    从抚顺至洛阳再到广州,伴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壮大,广州(洛阳)工程公司已走过了65年的光辉岁月。

    从单一的炼油设计院到集技术专利商与工程承包商为一体的工程公司,广州(洛阳)工程公司已成长为我国能源化工领域的国家综合甲级设计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集团公司党组战略部署,广州(洛阳)工程公司于2016年将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等核心业务由洛阳南迁广州。五年来,面对行业市场需求减缓、国内炼油产能结构性过剩、工程项目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不利因素,广州(洛阳)工程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下,在炼化工程集团党委领导下,抓住机遇、顽强拼搏、稳扎稳打,确保了洛阳基地和谐稳定,在南粤大地牢牢站稳了脚跟,公司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境内市场开发逆势有为。五年来,始终坚持外抓市场闯“严冬”,以新技术开发为引领,在不断巩固炼油、芳烃、煤制烯烃、储运等传统优势领域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独具特色的工程市场。通过在东营、湛江等地设点布局贴近目标市场,坚持走访客户、主动服务,不断加深与战略客户的合作关系;积极组建工程咨询部,为炼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生产更加环保清洁产品提供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先后争取到中科炼化、大连恒力、浙江石化等一批业内瞩目的世界级规模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境内新签项目合同额再创新高,市场开发实现逆势有为。

    境外市场开拓再立新功。五年来,始终坚持把全球化放在四大发展战略之首,坚定不移走出去,在打造炼化工程技术“国家名片”中再立新功。借助签约广东省“走出去”能源基础设施产业联盟,主动辐射孟加拉国、缅甸等南亚东南亚市场;先后总承包建设了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科威特阿祖尔、恒逸(文莱)石化等一批备受关注的“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海外项目合同额突破45亿美元。不仅培育了科威特KOC、阿联酋阿布扎比石油公司等一批境外战略目标客户,建立完善了一套完整的海外项目管理、供应商、施工分包商管理体系,而且培养了一支懂技术、懂法律、会经营的境外项目运作人才队伍,境外项目执行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五年来,坚持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新技术开发进展迅速,新动能培育步伐加快。先后承担完成沸腾床渣油加氢、新型硫酸法烷基化、DMTO-Ⅲ、安全环保型智能密闭除焦等科研攻关课题142项,产生科技创新成果82项,获国家、省部级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2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98项,技术成果转化合同额1.59亿元,科技成果对核心业务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

    工程建设再创佳绩。五年来,坚持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为目标,推行协同设计和项目群管理,严抓QHSSE全过程管控,确保项目执行正点率保持在90%以上,经受住了有史以来最繁重的生产任务考验。炼化一体化全厂拿总能力、装置大型化工程设计能力、协同设计能力、数字化交付能力大幅提升;累计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10项、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10项;累计完成工程设计投资额2121.7亿元、EPC工程投资额466.5亿元,上缴税收21.7亿元,工程建设和资产创效能力稳步提升。

    两地管理全面理顺。五年来,公司主体南迁取得阶段性成果,两地管理关系全面理顺,治理效能进一步释放。广州基地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工程设计、总承包主体业务在穗高效运行,切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洛阳基地综合改革平稳顺畅,“四供一业”分离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顺利收官,实现轻装上阵;按照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改革目标,逐步做实洛阳基地综合管理室、综合项目室、综合设计室,优化重组综合保障部,两地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五年来,公司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和党员队伍“守初心、担使命”更加自觉;大力实施基层组织力提升工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党建“三个融合”“三个延伸”成效显著;陈俊武院士被授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和“时代楷模”等荣誉,公司重大成就多次亮相国内主流媒体,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提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本形成。

    步入“十四五”,广州(洛阳)工程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深刻践行集团公司世界领先发展方略和“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深耕国内、放眼世界,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技术先导型能源化工工程公司。

    加快推进业务结构调整,打造“三新”业务增长极。以服务中国石化为根本,当好炼油化工工程行业“领头雁”,聚焦化工领域重点突破,逐步开拓聚乙烯、乙烯裂解等化工业务,加快拓展LNG市场;着力延长新型煤化工产业链,推进以甲醇制芳烃、油煤共炼为重点的新型煤化工技术开发,争取快速实现工业应用;加快拓展节能环保市场,争取在土壤治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业务方面实现新突破;积极布局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推动手性抗菌高分子新材料、聚烯烃弹性体、可降解材料等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快绿色能源等新兴业务布局,重点发展氢能利用、生物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新技术,力争快速实现产业化,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智慧;加快国际化拓展步伐,聚焦中东、中亚市场区域,强化与国际工程公司的战略合作,加快提升国际化能力。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厚植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用好用足国家、地方政府、集团公司创新优惠政策,持续加大科研投入;通过共建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联盟等多种形式创新平台,形成稳定合作开发机制;不断创新对外合作模式,探索技术入股、技术并购等新经济方式,快速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完善高效技术管理体系,突出技术部门创新管理责任,强化各专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各类技术人才作用,打造更加高效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完善公司科技创新奖励机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激励政策,激发技术人员内生动力;争取更多国标、行标编制任务,增强业内话语权。

    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公司效率提升。对标世界一流,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形成满足公司创新发展需要的信息化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完善工程咨询和全过程集成化项目管控平台的建设,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益管理水平;深化数字化经营管理平台的开发应用,在市场开发、投标报价、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党建工作等方面提升数字化运营管理能力;实现向共享云桌面办公工作模式的全面转换,有效支撑远程办公及与合作伙伴的高效互通;加快智慧工地、智能化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应用场景开发,推动数字化交付从项目管理模式向新型商业合作模式转型。

    加快向工程综合服务商转变,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对标国际一流工程公司,完善项目管理体系文件,着力提升总承包项目精益化管理能力,提升项目创效能力;关注模块化建造等新业态,优化项目管理体系与流程,提升成本竞争优势;持续推进协同设计、数字化委托,全面应用项目设计管理平台,实现设计智能化、协同化和可视化管理;强化工程咨询业务能力建设,持续为炼化企业提供行业领先的工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提升行业引领力;加快智能化能力建设,推进以智能化、协同化设计为源头的数字化工厂建设,研究建立贯穿智能工厂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工作模式,加快打造智能油库等智能化工程示范项目;稳妥开展以投资为核心的多样化业务,着力提升项目投融资、技术入股、合同能源管理等多样化专业业务能力,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公司发展活力。紧抓集团公司深化改革工作机遇,加强政策沟通,聚焦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重点突破,稳妥推进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改革;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基于用工总量管理和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相结合的用工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对标提升行动,推动管理效能提升;加快推进洛阳基地改革配套措施落实,支持洛阳基地打造特色化经营优势。

    全方位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理论武装;加快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推进人才强企工程,培养下一代领军人才,为公司基业长青发展注入源泉活水;打造学习“时代楷模”陈俊武院士特色品牌,建设与世界领先目标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落实在“三重两特”中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若干意见,持续开展基层组织力提升工程,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互促;完善工程企业“大监督格局”机制,打造廉洁工程亮丽名片。

    新时代,新征程。站在新起点,广州(洛阳)工程公司将锚定“站排头、争第一”目标定位,深刻践行集团公司世界领先方略,全面贯彻落实“1335”党建工作总体思路,凝聚“向心力”,画好“同心圆”,为中国石化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再立新功!

    本版文字由 李建永 郭 晓 提供

    图片由 陈香生 何家杰 提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