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SINO-35队承担的斯伦贝谢大包钻井项目,从自带安全作业风险的“三新项目”成长为3年“零损失工时事故”的明星项目,沙特阿美、斯伦贝谢和中原石油工程沙特公司共同前来祝贺
来自3年“零损失工时事故”的启示2021年06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高利明 杨红苏
●高利明 杨红苏 日前,在位于戈壁沙漠的沙特阿美公司加瓦尔油区KHRS-1766井场,正在这里承担斯伦贝谢大包钻井项目的中原石油工程沙特公司SINO-35队迎来了沙特阿美公司项目总监、斯伦贝谢大包项目经理、斯伦贝谢钻井总监、中原石油工程沙特公司钻井总监。他们前来共同庆祝SINO-35队三年“零损失工时事故(无LTI)”。 SINO-35队自2018年以来承担的斯伦贝谢大包钻井项目是个“三新项目”——甲方新,甲方斯伦贝谢是新进入沙特阿美钻井市场的承包商;项目新,该公司第一次与斯伦贝谢公司合作;人员新,该队重新启动后所招的外籍雇员几乎全部是新雇员,没有钻井工作经验。从一个自带安全作业风险的“三新项目”到实现安全生产3周年,SINO-35队经历了飞越式成长。 什么是“零损失工时事故” SINO-35队平台经理王干介绍,“损失工时事故”(Lost Time Injury/ Illness Case)指人员受伤后24小时内不能承担任何工作,或医生的检查报告写明伤者需要休息24小时以上。 它是沙特阿美公司事故等级分类中“人员伤害类事故”中的一种,该类事故还包括急救事件、医疗处理事件、受限工作事故、伤亡事故,以及跟工作无关的受伤事故。损失工作日事故的定性参照的主要依据是指定医院出具的医疗报告。“零损失工时事故”就是无损失工作日事故发生。 “零损失工时事故”有多严格 “损失工时事故”定性的事故在平常人看来,几乎是“不近人情”的。SINO-35队平台经理王干举例说,人员下梯子时崴了脚、肿痛不能行走,这时如果冰敷一下、休息一会儿,不疼了就不算什么事。但如果发生在井场,甲方现场监督一般会要求将伤者送医进行拍片检查。即使没骨折,有些医生也可能根据伤处红肿情况或应伤者本人要求,在出具医疗报告时写“需要休息两天”。甲方据此即可把该事故定性为“损时事故”。此外,厨师做饭切到手,也会被算作队上的事故,然后根据严重程度及处置情况进行事故定级。 也就是说,“零损失工时事故”的管理标准几乎达到了连轻微磕碰都不允许的程度。在井场哪怕受一点小伤,由于处理不及时或医疗报告出具不当而耽误工作超过24小时,是完全有可能被定性为事故的。 “损时事故”这么琐碎,能不能忽略它 甲方的事故管理制度分类细致,要求严格。有些刚进入沙特市场的员工不适应,认为磕磕碰碰不可避免,小伤不必汇报。针对这一问题,SINO-35队组织员工学习事故管理细则,明确贯彻事故汇报的原则和要求。他们特别加强了相关案例的学习剖析。 比如,曾经有一支钻井队的钻工在起下钻时因配合不当,脚下打滑,小腿磕到了旁边摆放的吊卡。当时他没觉得有事,继续正常工作。结果过了两天,伤者的腿肿了起来,后检查发现是由于内部血管破裂造成内失血肿胀。甲方在后续事故调查时就把这起事故定性为迟报,责怪井队管理层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这种事情的发生,很容易让甲方质疑公司的安全文化不好、安全监管不到位、员工安全培训不足、对事故汇报制度不遵守等,影响非常不好。 类似案例使员工清楚地理解了相关管理制度设立的初衷。大家一方面自觉严格按安全规章程序作业,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出现任何事故都严格按程序规范上报,避免因主观错误认识或个人疏忽原因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 现在,队上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权力、有义务、有责任及时上报事故。 实现3年“零损失工时事故”有多难 对于高风险的钻井行业来说,长期保持“零损失工时事故”是不易实现的。 一支钻井队的井场上有甲方人员、中方员工、外籍雇员、第三方服务人员、后勤人员,几乎所有岗位人员每天都要与钢铁机器打交道,他们工作经验不同,业务技能高低不同,个人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再加上作业过程中的设备隐患、每天不同作业风险影响等等,事故随时可能发生。 斯伦贝谢钻井总监穆罕默德·艾德在贺词中强调,“SINO-35队3年零损失工时事故,是每一名员工通过安全的手段,精准地管控了每一次作业风险而实现的。严格细致的风险管控恰恰契合了斯伦贝谢公司的安全生产‘零过失’文化。” 怎样才能持续做到“零损失工时事故” SINO-35队为了实现“精准管控每一次作业风险”,制定了一系列“锦囊妙计”。 首先是严格落实工作许可(PTW)和作业安全分析(JSA)制度。作业许可签发人在签发作业许可之前,检查落实工作准备情况、设备安全性能,确保没有问题再签署许可。通过作业许可的申请、审批、监督、关闭等闭环管理,保障安全生产“零过失”。 其次,加大直接作业环节现场监管力度,强化员工互相监督提醒的团队意识,做到“四不伤害”。对由两人及两人以上人员协同完成的作业,组成一个“安全微小组”,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实现有效的风险管控。 再次,大力鼓励、动员员工主动叫停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下的施工,全员每年填写STOP卡近万张。及时上报“Near Miss(未遂事件)”,分析讨论制定预防措施,并分享给员工,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作业能力,达到增强安全意识的目的。 “SINO-35队从一个‘三新项目’启动,至今顺利实现了3年无LTI的成就,无疑是我们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能力的一个反映,也是公司不断发展过程中安全文化不断完善的体现。”王干说,“3年安全生产的成果来之不易,更使我们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明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安全意识的培养和维护没有终点,安全制度的更新完善也要与时俱进,安全生产重在落实,永远在路上。” “我要安全”的企业文化 在采访中,笔者还问及SINO-35队的安全文化。王干答,是“我要安全”文化。 乍一看,这个说法并无新奇之处,与很多单位的安全文化和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并无二致。SINO-35队的安全管理究竟有何不凡之处? 王干说,沙特阿美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跟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对重伤、轻伤、财产损失等事故分类定性更加细化。通过这种事故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分类标准将所有事故分类统计,本质目的就是通过对所有事故的汇总分析调查剖析,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源,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预防措施,通过安全警示或案例分享,及时让其他单位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SINO-35队能够实现3年“零损失工时事故”,根本原因是认真响应、严格执行了甲方极为细致的事故划分管理制度,坚决上报哪怕是极微小的事故。安全管理就是要防微杜渐,只有平常不出小事故,或者小事故发生了也深刻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员工的警惕性才会非常高,才能有效消除侥幸心理、麻痹思想、“低老坏”,才能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这就是“我要安全”的本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