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高质量发展奉献清洁能源绿色新产品2021年05月2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从单一的化纤生产,到油塑化纤一体化,上海石化坚持高质量发展,在清洁能源和化工新材料发展上发力。 领跑油品质量,供应清洁能源。上海石化是上海市成品油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始终致力于清洁油品生产,在行业中保持领跑水平。2005年,生产出国3标准汽油,成为当时上海汽油市场上最新一代清洁产品。2010年,为助力绿色环保的上海世博会,率先生产出国4标准汽油。2018年,生产的国6标准汽柴油投放市场,比上海市政府要求的油品升级时间提前42天。2019年1月18日,首次生产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并成为国内首家生产企业。2020年8月,40万吨/年清洁汽油组分装置投料开车,再次提升了上海石化清洁能源生产和供应能力。 深耕化工新材料,拓展应用领域。上海石化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海石化是中国石化系统内唯一碳纤维研发并工业化生产的企业,经过十年磨一剑的不懈奋斗,已经形成了每年3000吨原丝、500吨碳纤维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二期项目1000吨碳纤维即将投产。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大丝束碳纤维已经开工。到“十四五”末期,将形成2.7万吨原丝、1.36万吨碳纤维产能。目前,碳纤维产品在碳纤维抽油杆、病险基础设施维修、高腐蚀建筑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很好应用。碳纤维抽油杆获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由上海石化组织攻关的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筒身已于今年2月4日公布。截至目前,上海石化拥有申请碳纤维相关专利274项、授权165项,碳纤维相关专利申请数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碳纤维大丝束的企业。 此外,上海石化在聚烯烃、聚酯涤纶、腈纶、精细化工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研发和生产优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