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示范岗上再创效2021年04月0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赵 辉
赵 辉 “在TK742井试用的抗腐蚀喷焊光杆已经使用了50多天,井口不渗不漏,同时观察光杆无腐蚀、无刮痕,油井生产正常,只要能够平稳生产两个月,就可以赚1万多元;要是能达到三个月,咱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两个月怎么就能赚到1万多元呢?” “虽然这创新光杆0.22万元,比原先的光杆成本有所增加,但是使用两个月就会比原先减少更换光杆一次,减少施工作业成本也有1万多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开井时率,增加了油井产量。” 3月中旬,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党委成员来采油管理一区调研时,“国宏技改室”领头人、17年党龄的老党员杨国宏汇报工作。 去年,“国宏技改室”将工作重心放到聚焦现场解难题、创新创效谋发展上来。杨国宏带领技师团人员在现场发现问题,联手攻关,及时解决问题54项,为油气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在创新创效方面,他牵头的高压自控流量仪维修工具、可计量电动注脂泵升级改造、气动式药品加注装置、一种多功能抽油机保护装置等4个项目完成技能攻关,在助力油井提高开井时率、保障井控安全、掺稀增油的同时,创效200多万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同时,作为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50岁的杨国宏还收获了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申报了两项专利,并发表论文1篇,党员创新创效示范岗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今年,杨国宏紧跟采油厂的发展步伐,除了解决TK742井高含水光杆腐蚀问题,还有井口新型密封装置等两项技改项目即将问世,将为采油厂生产经营的安稳高效运行增添新动力。 【点评】:实施世界领先发展方略,需要中国石化的每一名党员立足岗位,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勇当创新创效先锋。老党员杨国宏立足岗位开展技术创新,聚焦现场解决难题,为企业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在他身上,有“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是员工的学习榜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