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奖状送到家
激励效果好

2021年03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唐宗礼
16.8K

    唐宗礼

    3月5日,胜利油田油气井下作业中心桩西作业区相关负责人,来到个人创效明星景灿鹏家中,和其家人分享景灿鹏一年来取得的创效成绩,祝贺他获得这一荣誉,并送上奖状和慰问品。

    表彰奖励,一直都是企业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创新创造热情的有效方式,但大多限于大会表彰、登台领奖、通报公示等形式。胜利油田桩西作业区别出心裁,把奖状送到员工家里,这样的激励方式,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这背后,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家庭是员工安心工作、尽心履责的大后方,也是担当作为、创新进取的动力源。做好员工教育引导、心理安抚等工作,鼓舞员工士气、纠正和防范员工失误、错误,是企业的责任。把奖状和慰问品送到家,家人脸上露出笑容,也是醒目的奖状,是对获奖员工的另一种激励。

    “把奖状送到家”的做法,值得点赞,更值得推广。获奖员工及其家庭的成就感、自豪感,能促进员工更加认同自身价值,更加热爱企业舞台,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形成企业与员工互惠互利的正反馈、正循环。由此看来,我们常见的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劳动竞赛优胜者等荣誉,不妨也送到员工家里,为荣誉赋予“家”的内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