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南化公司系统实施排污水治理,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8.6%,碳捕集技术突破为减排助力

唱响增“绿”进行曲

2021年02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叶迎春
16.8K

    叶迎春

    “来之不易,持续增绿。”近日,集团公司发布2020年绿色企业名单,南化公司上榜,在该公司干部员工间引发热议。2020年,南化公司完成37个绿色创建项目,投资近亿元开展系统性治水,提前达到2022年环保标准,持续推进节能降耗行动,实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8.6%,自主研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助力碳减排。

    “建设绿色企业唱的必须是进行曲,2021年我们将努力实现外排污水回用增加、各项能耗持续下降等更多绿色发展目标。”新的一年,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有了明确的增“绿”目标。

    系统性治水对标高标准

    1月29日晚,该公司3号排口附近,水务作业区相关负责人陈云峰正和同事在雨中加紧进行循环水、脱盐水的排污水治理项目控制系统调试。

    “这是全系统首套使用顺控系统的环保设施,也是首次实现无人操作。”他介绍,这套环保设施治理6套循环水、两套除盐水装置的全部排污水,提前达到计划2022年执行的环保标准。

    从3号排口向南骑行10分钟,该公司一水源附近的清江水排污水治理项目已于去年底投运。这个项目将每年制备清江水产生的114万吨泥浆水,抽取泥沙后回用,实现零排放。

    “过去是奋力追赶,满足提标,现在要领先作为,高标准对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长江汛情给项目实施带来的困难,该公司相关部门认真审核图纸,从专业角度为承包商提供技术支持、优化工程进度,使两个原本需要半年工期的项目60天高标准中交。

    近年来,通过实施系统性治水项目,该公司万元产值用水量锐减,新鲜水取水总量降至每年2000万吨。2020年,该公司10个治水项目投资近亿元。

    节能降耗依靠精细管理

    每天傍晚,49盏太阳能路灯按时亮起,照亮了该公司化机公司整条主干道。

    生产技术部相关负责人郝杰群介绍,化机公司和研究院不是防爆区域,对光伏材料的腐蚀性也小,用这种灯很合适,每年可节电8万千瓦时。此前,他们还在部分装置区采用了LED照明。

    近年来,该公司持续开展节能降耗行动,“十三五”期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8.6%,在集团公司煤化工企业中排名靠前。

    2019年始,该公司全面梳理1134台常用机泵的设计、运行参数等情况,按照“一机一策”原则逐台制定改造方案。截至去年底,该公司已完成481台机泵节能改造,累计节电3206.6千瓦时。

    该公司还实施了大机组余隙改造、照明节电改造、除盐水和除氧水管网降压操作等措施,万元产值电耗下降超过10%。

    热耗方面,持续开展蒸汽系统优化工作,开展热网查漏、更换新型疏水器等,万元产值热耗下降18.2%。

    关键技术攻关实现碳减排

    该公司煤化工装置区内,一座崭新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正在运行。这套系统采用自主技术,将工艺气净化过程副产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冷凝,送至江苏油田为石油开采驱油项目服务。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该公司研究院低碳组郭本帅介绍,该院“十三五”期间依托中国石化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承担了两项国家级CCUS课题及十余项集团公司相关课题,并为国内多套碳捕集装置提供产品和指导。

    今年春节过后,国内某大型电厂新建15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装置将进入调试。这套全国最大的捕碳和封存装置,将采用南化公司研发的新型高效低能耗碳捕集溶剂,可实现蒸汽消耗最低、二氧化碳捕集率90%以上。

    这项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某发电厂烟道气回收1万吨/年碳捕集与精制工程,年回收二氧化碳近万吨,相当于种下46365棵胡杨树。

    去年12月16日,采用该公司技术的国内首套5万标准立方米/天膜分离法捕碳工业示范装置开工建设,预计于今年二季度建成。膜分离法作为新兴碳捕集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易于放大、环境友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