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江汉石油工程“以管换管”实现地下管线非开挖修复2025年06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张长杰 郑 波
本报讯 近日,涪陵页岩气田焦页62平台破损集输管线经修复后通过压力测试,恢复输气。管线修复工程中,江汉石油工程公司首次应用连续油管,完成长距离复杂地形管线替换作业,填补了油气田领域地下管线非开挖修复技术空白。 此前,该段管线因长期运行及山区环境影响发生破损,传统开挖修复需穿越农田、山体、溪流,施工周期长、成本高。江汉石油工程技术团队创新提出“以管换管”非开挖穿越方案,以连续油管为牵引载体,在地下直接穿入新管线替换破损段,仅需局部“微创”施工,极大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工期压缩70%,大幅节约施工成本。 面对管线55米垂直落差和复杂弯曲轨迹,该公司技术团队研发自适应牵引头和多级扶正装置,确保管线沿预设路径精准推进。施工中,他们通过3D建模精准定位卡点,定制高强度复合牵引、扶正工具,历经5个昼夜连续作业,最终完成847米集输管线穿越。此次施工攻克了长距离、大落差、轨迹复杂的非开挖修复难题,为国内页岩气田老旧管网修复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 (张长杰 郑 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