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数字卫士”守护气田安全生产2025年07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冯 柳 江飞亚
本报记者 冯 柳 通讯员 江飞亚 7月1日,西南油气分公司綦江页岩气田丁山集气总站丁页3平台管道现场,一架无人机进行例行巡检,回传的画面清晰呈现管道的每一处细节。“过去人工巡检这段山区管道,得花上一整天时间爬坡过坎,现在无人机只需要两小时就可以完成。”采气四厂巡管人员李玉峰一边看着飞手操作无人机遥控杆,一边感慨地说。 与此同时,在几百公里外的威荣页岩气田集气总站,防爆巡检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工作,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信息采集,并迅速前往下个巡检点。“这台机器人可不简单,搭载了激光遥测、红外热成像、气体检测等模块,不仅可以精确识别0.1毫米级别的微泄漏,发现人眼看不见的隐患,而且能通过深度学习自主判断设备异常。”采气四厂现场技术人员李健介绍。 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四厂负责綦江、威荣、永川等页岩气田采输工作,工区地形复杂,管辖的71个生产场站、约130千米集输管道分布在大山深处的沟沟坎坎间,传统人工巡检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为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守护气田安全生产,他们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应用5G物联网、AI视觉识别、智能感知等新技术,构建“空地一体”智能巡检体系,部署“机器视觉+智能声纹检测”防爆型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配备高精度摄像头的长航时无人机,完成巡检任务,实现生产现场全要素动态感知与风险智能预警。 他们还构建“巡检—报警—管控”体系,融合应用场站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管线多源巡检数据,搭建巡检数据可视化平台,自动比对数据变化,精准捕捉异常情况,建立五级智能报警机制,实时推送报警信息,第一时间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异常处置与复检验证,实现“采集—诊断—决策—反馈”完整管控闭环。 “自智能巡检系统投用以来,场站漏检率大幅下降,无人机管线巡检识别准确率在95%以上,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实现了智能化、精细化管理。”采气四厂副厂长严小勇说。下一步,他们将创新采用“5G远传先行、专线临时接入、光纤同步建设”的策略,构建四级数字化生产平台,应用一体化智控阀,实行“机器巡检+人工复核+专家决策”高效运行机制,加强井站、管线实时监测和预警,为气田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