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7版:中国石化报07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美国核能产业扩张政策延续性与挑战并存

只有平衡好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和公众沟通等多项因素,核能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07月0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郑旭晨
16.8K

视觉中国 供图

    ●郑旭晨

    据油价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今年5月签署核能产业相关行政令,旨在加速美国核能扩张。行政令涵盖军事部署、监管审批加速、新反应堆设计测试及大规模反应堆建设等多方面。行政令签署后,NuScale、Oklo等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开发商的股票价格大幅上涨,NuScale作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领域的领军企业,其股价在五天内上涨55%,Oklo公司股价也上涨52%。

    四项行政令布局美国核能产业未来

    特朗普签署的四项行政令,每一项都直指美国核能发展的关键环节。

    第一项行政令要求国防部在军事设施部署新反应堆技术。这一举措旨在提升军事基地的能源自给能力,减少对外部能源供应的依赖,同时探索核能在军事领域的更多应用可能性。

    第二项行政令针对核监管委员会设定了更严格的新反应堆审批期限,要求审查当前核反应堆的辐射暴露风险,并进一步削减机构人员。

    第三项行政令指示美国能源部在2026年7月4日前测试并批准至少三种新反应堆设计方案。

    第四项行政令则涉及真金白银的投入。一方面,要求联邦资助铀燃料生产;另一方面,要求在2030年前开始建设至少十座新的千兆瓦级反应堆,并推动核燃料废料的再处理。此外,特朗普还提出到2050年将现有核电机组规模扩大至400吉瓦,约为当前规模的四倍。这一目标若能实现,将极大提升美国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特朗普与拜登核能政策的延续和调整

    特朗普此次签署的行政令,与拜登政府去年7月签署的《加速部署多功能先进核能以实现清洁能源法案》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拜登政府签署的法案同样包含加速新反应堆设计与监管审批、关注微型反应堆、批准两座新反应堆设计用于军事设施、鼓励在废弃燃煤厂址部署新核能项目,以及分配联邦资金用于购买铀燃料等内容。

    美国两党在核能发展上的共识,反映出美国对核能作为清洁能源重要性的认识。然而,特朗普的行政令与拜登的法案也存在明显差异。特朗普的行政令强调进一步削减监管人员,同时要求他们在更紧迫的时间下完成更多工作;而拜登的法案则呼吁增加人员配备以应对新问题。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两党对政府监管角色和效率的不同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特朗普的行政令是在拜登政策基础上的延续与调整。这种政策延续性为美国核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但调整部分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美国核能产业复苏挑战颇多

    特朗普要求美国能源部优先与核能行业合作,为现有核反应堆促成5吉瓦的产能提升,并在2030年前开建10座设计完整的大型新反应堆,而且新反应堆建设和运营的许可证应在不超过18个月内作出。然而,一座核电站从申请许可到投产的周期通常在十年以上。这意味着若要在2050年前达成目标,相关企业必须即刻启动新项目申报,而长期以来,核监管委员会的审批流程相当严格,能否在特朗普施压下实质性提速仍是未知数。

    同时,美国核原料极度依赖进口,除非国内核燃料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否则其扩张速度可能受制。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2023年,美国核电站使用了3200万磅进口铀浓缩物,而美国国内生产的铀浓缩物仅使用了5万磅。进口来源地主要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美国对全球多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全面加征关税,可能进一步阻碍美国的铀供应链。比如,加拿大现在约占美国核燃料供应的40%,而美国对其加征10%的关税可能会阻碍这一贸易联系。

    美国核燃料公司Centrus能源公司表示,必须增加国内浓缩铀供应,以确保美国核能的未来。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阿米尔?韦克斯勒表示:“西方的铀浓缩能力几乎不足以满足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如果要大力发展核能产业,就必须大幅增加浓缩能力。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国内核燃料的循环能力,我们不采矿、不转化、不浓缩。”为了降低因铀短缺而减缓美国核能扩张的风险,美国必须迅速扩大国内生产能力,否则将无法达成核能扩张目标。

    目前,法国的欧安诺集团和英荷德财团 Urenco主导着西方的铀浓缩能力。尽管这些供应商历来可靠,但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日益恶化的贸易战正在加剧不确定性,扰乱供应链。不过,Centrus能源公司希望很快改变这一状况。Centrus能源公司是除Urenco之外,唯一获得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许可在美国生产低浓缩铀的公司。该公司在俄亥俄州有一座浓缩工厂,预计能满足美国很大一部分核燃料需求。Centrus能源公司表示,目前该公司扩大生产低浓缩铀的业务主要依靠自筹资金,需要一定程度的政府支持。

    未来核能发展需平衡多方因素

    未来,各国的核能产业需要在政策制定、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公众沟通等多个方面协同发力。在政策制定上,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因政府更迭导致政策大幅波动;在技术创新上,要加大对核能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核能技术不断进步;在国际合作上,要积极参与国际核能合作项目,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共享,共同应对核能发展中的全球性挑战;在公众沟通上,要加强核能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核能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认识,增强公众对核能发展的接受度。只有平衡好这四项因素,核能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