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AI算法”赋能管理业务升级2025年06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吴 权
□安徽石油副总经济师、安徽合肥石油党委书记 吴 权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正不断催生出能源服务领域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安徽合肥石油通过AI算法重塑管理体系,在合肥大众综合加能站试点建设数字化综合能源智能管理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能源业务。 能源智能调控,实现能源利用最优化。合肥石油通过AI算法打造智能管理系统,对充电站的光伏发电量、充电需求、储能充放电量,以及电价时段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精准的能源调控策略,实现峰谷套利、优化用能,充分挖掘每千瓦时电的最大价值。同时,系统还能统一调度站内用电设备,参与需求侧响应,不断挖掘充电“后市场”的收益潜力。 站点运营分析,实现经营收益最大化。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客户对充电服务的费用较为敏感。智能管理系统通过AI算法可实时监控周边竞争站点的运行情况,生成区域充电运营状况统计报告,为站点制定运营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此外,系统能够智能分析充电桩利用率,确定最优定价策略,通过“一站一策”运营模式实现充电收益最大化。 风险自动管控,实现安全风险最低化。安全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保障,智能管理系统引入AI视频分析技术,全时段自动识别站内的烟雾、火灾、光充储设备异常等情况并发出预警,最大限度保障场站运行安全。同时,系统会对充电车辆的电池参数进行分析,识别异常车辆并通过站内屏幕提醒车主。 未来,可作为“虚拟电厂”的充电站将成为发展趋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能够动态调整充放电策略,实时匹配新能源发电波动与充电需求,实现负荷平衡。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与站内用电设备联动,可实施精准的能源管理,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一系列数智化应用不仅助力充电站实现无人化运营、降低安全风险,还为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