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广东石油刘玲劳模创新工作室 匠心铸质效 创新绽芳华

制定3项氢气检测国标试验方法、获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荣获8项省部级大奖、创效逾4000万元……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创新团队,用一项项创新成果,为能源检验检定工作赋能。
2025年06月13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钰瑶 谢慧婷
16.8K

    杨钰瑶 谢慧婷

    “数据是化验分析的基础,是油品质量的保证。”这是刘玲常说的一句话。

    工作24年来,刘玲从普通质检员走上了广东石油仓储分公司检验检定中心质量管理主任师岗位,曾夺得销售公司质量专业技术比武金牌,是同事眼中最严格的“质量把关人”。

    2018年,广东石油挂牌成立了以刘玲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刘玲利用好这个平台,带领青年技术人员专注检测检定技术创新。

    刘玲劳模创新工作室日均检测70余份样品、出具400余份数据报告。最重要的业务就是油品质量检测。其中,传统芳烃检测需手工匀速填充至少500毫米的硅胶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数据偏差。

    为将误差控制在0.01%以内,刘玲带领团队历时9个月迭代6版,自主研发出“挂式自动填充硅胶装置”。该装置采用微孔沙漏瓶盖,以每秒0.3毫米的速度精准落料,并通过超声波振动器将填充均匀度提升97%,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效率更高、检测更准确。

    在2020年中国石化职工QC创新成果展上,“挂式自动填充硅胶装置”令现场专家眼前一亮:“这项专利让油品芳烯烃含量单次检测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45分钟,相当于给中国油品质量管控装上‘高铁引擎’!”

    2020年,广东石油着手建造系统内首座具有国家认证资质的氢气检测分析实验室。刘玲承担起设计氢气检测流程的重任。整整半年,她带领团队从零起步,画了上千幅的流程示意图,终于完成中国石化系统内首套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检测手册。这份珍贵的核心资料,后来成为中国石化(华南)氢气检测分析实验室的基石。

    除了开拓新兴能源检测领域,团队在油品计量精准度提升技术方面的创新也从未止步。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油运枢纽黄埔油库,团队成员郑炯冬手持自主研发的黑色全功能计量仪,仅用30分钟便完成1.2万吨油轮全船14个舱室的精准计量。这项创新成果,不仅可将单船计量时长缩短到90分钟,更以612组比对数据100%的准确率,解决了石化行业水路计量“四错”(量错、记错、传错、算错)难题。2024年12月,该成果获得2024年中国石化技能人才创新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经刘玲培训的持证质检员达365人,在岗质检骨干61名;她所带领的团队多次获得广东石油特殊贡献奖,并获得广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荣誉称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