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构筑施工管理智慧安全防线2025年06月1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蒋琪琦
蒋琪琦 “液压泵压力正常,管线无渗漏。”6月初的一个清晨,细雨洒落在起运公司中沙古雷乙烯大型设备吊装运输工程项目部作业现场,1250吨履带吊车机长陈胜旺手持智能感应终端,一边巡检一边对着终端快速“喊话”。这个被员工称为“安全神器”的终端,是起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起运系统向一线延伸的“触角”。自今年投用后,全员AI“随手查”成为起运公司保障安全生产运行的日常。 陈胜旺沿着巡检路线前行,每到一处关键点位,终端便自动感应识别。“全部检查完毕,关键螺栓无松动。”他的语音指令刚发出,系统就将检查情况实时转化为数据上传。不到15分钟,一份涵盖40余项安全检查的巡检报告自动生成,并同步推送至维修班组。“以前巡检全靠人工记录,效率不高还可能有遗漏。”陈胜旺指着终端说,“现在一边检查,一边上传记录,生成报告一目了然。” 完成日常巡检,陈胜旺启动吊车,智能监控指挥功能随即开启,全车进入实时监控状态。安装在设备四周的摄像头与传感器,持续监测周边环境。驾驶室内,AI算法实时分析陈胜旺的操作行为与面部状态,一旦有疲劳驾驶等违规情况立刻预警。附近有人员误入吊装危险区域时,警报声骤然响起,后台监控终端同时弹出预警信息,现场安全员立即提醒人员撤离。 另一边,项目安全经理郭李手持设备,扫描吊索具上的二维码。每件物资的专属识别码,关联着出厂检验报告、流转记录、实时位置等信息。“这根钢丝绳出现磨损情况,系统预警显示需要更换。”郭李发现问题后,立即通过系统上报。“现在每件设备都有专属‘数字身份证’,转场、维修、报废全流程可追溯,安全管理更有底气。” “智慧起运系统的安全效能不断凸显。”起运公司设备中心相关负责人在监控中心调出后台界面,此前屏幕上橙色的预警记录已全部转为绿色的“已处理”标识,“系统运行以来已迭代多次,AI算法预警准确率达100%,全员日均完成上百次AI‘随手查’。维修信息传递实现数字化升级,以往纸质版上报模式已优化为线上传递,半小时内即可直达专员处理,形成发现、响应、处置闭环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