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2版:中国石化报02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20小时的“爱心速递”

2025年06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陈建予
16.8K

陈建予

5月27日,西南石油工程公司油田服务分公司西南井控中心员工姚鑫彬收到一面印有“拾金不昧好榜样”的锦旗。失主曹女士紧紧握住他的手哽咽道:“这是我丈夫的救命钱,多亏您和警方帮助!”这场“爱心速递”始于半个月前的一个深夜。

5月11日23时,姚鑫彬下班途经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永兴街道时,在绿化带旁发现一个棕色手提包。打开后,5万元现金和一罐精装茶叶映入眼帘。“这么大额的现金,失主很可能急需用钱。”姚鑫彬担心失主来了找不到手提包,在寒风中苦等一小时无果后,果断将手提包送至永兴派出所,并配合民警连夜调取监控。然而,遗失地点处于监控盲区,初步排查未获线索。凌晨归家后,姚鑫彬仍辗转反侧。

次日6时,他再次联系派出所,提出从茶叶罐入手寻找线索。民警通过商标溯源,锁定隔壁塘汛辖区一份报警记录——经营茶馆的曹女士曾报案称手提包丢失,其描述的茶叶罐特征与实物完全吻合。经永兴区、塘汛区两地派出所民警的联动核查,最终确认失主身份。原来,曹女士当晚打车回家照料生病的丈夫时,不慎将手提包滑落。从发现现金到物归原主,这场横跨两辖区的寻人行动仅用20小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