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周锦芳 为氢能加注“她力量”从“氢能小白”到加氢站百事通,周锦芳从零开始,在氢能产业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她既是建设者,又是引路人,先后参与建设综合能源服务站点近10座,指导制定氢能作业操作标准近20项,培养新能源人才100余人。2025年05月27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缪玉驰 陆佳宏
缪玉驰 陆佳宏 2019年,上海石油刚开始推进氢能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时,没有人愿意担任加氢站站长。这是一个全新的、没有任何参考的领域,选择氢能就是选择了从头开始。 最后,公司把重任交给了周锦芳。 经过10多年的磨炼,周锦芳一步步从加油员成长为站长。从“油站专家”一下子变成了“氢能小白”,周锦芳明白,要从零开始奋斗了。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挑战从建站开始。 “没有借鉴,那就边学边干。”倔强的周锦芳铆着一股子劲。从场地设计到施工建造,从现场监督到设备检测,她积极参与每个环节,从书本上学,向专家咨询,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从骄阳似火到寒风凛冽,周锦芳每天泡在施工现场测绘规划,一次次走进设备区,一遍遍翻阅资料,研究原理、琢磨细节。为了弄明白加氢站的工艺流程,她自学CAD软件画出管线图纸。白天在施工现场,晚上挑灯夜战,工作服被晒褪了色,工鞋走脱了胶。功夫不负有心人,“氢能小白”成长为加氢站的百事通。 2019年11月18日,历经4个月的紧张建设,上海石油首座油氢合建站试运行。看到首辆新能源车加注完毕安全平稳驶离后,周锦芳长长舒了口气。 随着时间推移,氢能车数量持续增多,加氢过程和加氢设备使用安全愈发重要。周锦芳与技术骨干、专家技师一起制作了氢能加注操作指南短视频、口袋书,并编成口诀方便员工记忆。她还参与了《加氢站管理手册》的修订工作,与众多氢能专家一起完善行业规范标准10余条。 油氢合建站被公司设为轮岗实训基地,周锦芳担负起带教任务。作为“大家长”,工作上,她关心青年成长成才,手把手教导,因材施教;生活中,她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目前,到站参训的大学毕业生已有百余名,8名成长为站经理,5名成为公司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骨干。 2023年,以周锦芳名字命名的巾帼创新工作室成立。她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新能源作业关键点技术攻关,推进技术改造2项,优化标准10项,制作科普视频50余个,创立的安全点检制工作法在全公司推广。 如今,周锦芳走上机关岗位,又一次向新出发。可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大家都相信,她定会继续创造佳绩。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