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精细刻画15米及以下小缝洞储集体

2025年05月2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吕 慧
16.8K

    □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专家 吕 慧

    小缝洞是指在成因上有联系,受岩溶或构造作用影响形成,独立或相互连通的孔、缝、洞组成的缝洞集合体。具有一定效益动用潜力的小缝洞通常组合成“群”,主要分布在表层风化壳、断裂内部破碎带,地震上多呈现为非规则“弱串珠”、弱振幅异常、杂乱反射等地震反射特征。

    物探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识别及刻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受到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常规处理成像技术与缝洞储集体描述方法难以精细识别与刻画尺度在15米及以下的小缝洞储集体。因此,针对不同成因的小缝洞体研发适用性物探识别方法对于小缝洞群效益开发至关重要。

    表层风化壳型小缝洞群通常呈现“弱、小、散”的特点,识别难度大。为此,物探院研发了最小二乘散射波成像技术,突破小尺度缝洞体从“识别”到“分辨”的技术瓶颈,从 “大小”“形态”“强弱”多维度提升串珠聚焦程度和边界刻画精度,提高了隐蔽串珠的识别与刻画能力。

    针对小缝洞体储层的识别,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波阻抗反演方法。该方法将模型驱动与数据驱动相结合提高地震反演结果的可解释性,可解决常规波阻抗反演分辨率不够高、道间匹配性差、计算量大等难题。

    针对断裂带内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响应特征较弱、反射振幅不明显等问题,研发了基于三维断裂目标空间约束的相控反演方法。该方法构建能够表征小尺度缝洞体先验信息的三维相控约束初始模型,开展高分辨率地震波阻抗反演,使得断裂带内弱振幅小尺度缝洞体“有效放大”。针对小尺度裂缝识别,基于叠前OVT数据开展全方位反演,实现小尺度裂缝发育预测。不同颜色显示的裂缝数目与玫瑰花图可形象地展示出裂缝发育密集区及发育方位,与成像测井吻合好。

    针对风化壳区、次级断裂小缝洞群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地震-地质耦合的小缝洞群识别与刻画技术,指导了小洞组合、洞-缝组合及断裂带内小缝洞等不同类型的小缝洞群立体开发方案设计,支撑了塔河小缝洞群的产能建设和储量规模动用。

    未来,小尺度缝洞体研究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应针对小缝洞体的边界、形态、内幕的定量识别与描述,充分发挥地球物理预测方法及大量三维资料潜力挖掘的作用,基于新技术、新流程形成有效的技术组合;加强新方法模块的研发,探索弹性波全波场、井地联采、AI识别等新方法;强化地质、物探、油藏、工程一体化协同攻关,在小尺度缝洞体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助力缝洞型油藏剩余油挖潜增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