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榜样力量激发青春动能

2025年05月2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杨 涵
16.8K

    杨 涵

    “您是如何克服创业中的艰难困苦的?”“面对数字化浪潮,如何在科研工作中继续发扬严细实作风?”“企业文化对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石理春风”宣讲活动在上海海洋石油局开展。来自各单位的团组织负责人、青年员工代表4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创业前辈和劳模先进逐梦深蓝、乘风破浪的奋斗经历。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抛出,活动现场的气氛逐渐升温。

    “上世纪70年代初,面对国外技术封锁,我们甚至连钻井船的模样都没见过,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89岁的周秉义是原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党委委员。他深情回忆起在条件简陋、资源匮乏的年代响应国家号召、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们在草棚中夜以继日查资料、绘图纸,自主设计出新中国第一艘海洋钻探船“勘探一号”,并成功钻探了黄海一井,全面完成了插红旗、摸经验、练队伍的光荣使命,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次”。

    如何将青春宣言谱写成向海图强的进行曲?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严曙梅现身说法,讲述了入行以来的科研工作经历。她鼓励青年员工,既要学会“仰望星空”,心中装着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又要懂得“脚踏实地”,从每口井的细微分析做起,从每次汇报的反复打磨中积累经验,让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截至目前,上海海洋石油局聚焦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形势任务、宣贯企业文化等主题,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劳动模范、先进典型和业务骨干作用,已在线上线下举办10余场“石理春风”宣讲活动,通过短视频、微宣讲、直播、报告会等形式,让宣讲走“新”更走心,实现精准传播、有效覆盖,助推海域油气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