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刘乔平 扎根深山为“争气”

面对页岩气勘探开发世界级难题,刘乔平扎根大山不懈探索,带领攻关团队完成的采气工艺配套技术,成为页岩气高效开发六大核心技术之一,年增产页岩气10亿立方米以上。
2025年05月2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黄予剑 胡雪莹
16.8K

刘乔平,197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采气工艺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黄予剑 胡雪莹

    去年,刘乔平的女儿考上了大学。夫妻俩送孩子去学校报到后,女儿分别给他俩发了一个长信息,感谢父母的养育和守护。

    女儿在信息中称呼刘乔平是“军师”,刘乔平落泪了。

    13年前,他刚到涪陵页岩气田工作,女儿还在上幼儿园。这些年,写信,成了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方式。“思想上、学业上都帮忙出谋划策,所以女儿叫他军师。”妻子向梅知道,大山深处的丈夫,不愿缺席孩子的宝贵花季。

    刘乔平是最早参与涪陵页岩气田开发的18名“先遣队员”之一,面对的是页岩气勘探开发世界级难题。“与国外相比,四川盆地页岩气地质构造更复杂,相关经验无法照搬,只能靠大家一步步摸索。”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刘尧文说,刘乔平的工作状态,可以用“狂热”来形容。

    “涪陵页岩气田是我国第一个实现商业开发的页岩气田,也是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啥叫示范?就是先干出个样子来。”从小在贵州大山里长大的刘乔平,对攀登科技高峰有着自己的理解,“没有路,就蹚出一条路来。”

    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页岩气开发规律的稳产之路?他没日没夜地奔波,有时候在井场一待就是十多天,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常规天然气和北美页岩气开发经验,根据页岩气递减规律,提早作出研判,开展一系列气田稳产技术先导试验。

    “试验进展并不顺利,质疑、不理解的声音很大,但他没有打退堂鼓,一直带着大家埋头钻研。”攻关团队成员李牧说,仅排水采气工艺他们就花费近三年时间,进行了十余项试验,最终形成了以气举、泡排为主,机抽、柱塞为辅的排水采气技术体系。刘乔平带领攻关团队完成的采气工艺配套技术,成为页岩气高效开发六大核心技术之一,年增产页岩气10亿立方米以上。

    “前几天一口井出状况了,本来施工单位都准备调水泥车来作业了,我说先不着急,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给他们出了一个点子,解决了问题。”被大伙称作“万金油”的刘乔平,十分享受扮演武林高手的角色。近年来,他牵头研制的页岩气井地面集输撬装化、模块化设备,为气田节约投资数千万元。

    今年是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13周年,也是刘乔平在气田工作的第13个年头。13年里人来人往,唯有他一直没有挪窝,自嘲成了坚守时间最长的“钉子户”,但大家都明白,他认准的事情,会一直坚持下去。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