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江苏油田:“银发井”焕发“第二春”

2025年05月1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徐博誩闻 赵海燕 孙 燕
16.8K

江苏油田黄珏片区生产现场。徐 颖 摄

□本报记者 徐博誩闻

通讯员 赵海燕 孙 燕

4月30日,江苏油田采油一厂真武许庄采油班站许庄采油岗员工刘小琴和两名同事,仅用12分钟就根据生产情况调整好了许浅1-16井的运行冲次。“这口2010年投产的油井就像需要精心照料的长者,既要根据它的脾性控制生产节奏,又要熟练掌握它的火候并准确消除隐患。”刘小琴说。

近两年,江苏油田通过“降躺”行动,深化技术降躺专项攻关、精细化日常维护管理,保障油井健康生产。截至目前,油井检泵周期延长至1200天以上,培育出5年以上长寿井608口,其中许浅1-16井免修期已达14年,老井现场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双重巡查,及时发现油井异常

生产指挥中心的电子大屏上,闪烁着3000多口油水井的实时数据。监控岗员工如同“油井全科医生”,紧盯着油水井动态图和示功图,逐帧寻找异常状况,分析原因并及时通知基层班站的员工进行处理。

江苏油田加快信息化建设,挖掘数据应用潜力,在油水井PCS(中国石化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基础上建设了站库管家、单井车拉油等多个平台,通过定时视频和参数巡查及时发现油水井生产异常,提高智能诊断率,做到“早发现、早落实、早解决”。

3月10日5时,采油一厂生产指挥中心监控岗员工发现花页1HF页岩油井油压突然升高、温度下降,分析认为可能是出现堵塞,立即报给花瓦采油班站。班站员工现场判断油嘴被油泥油砂堵塞,当即采取疏堵措施,使该井恢复正常生产,确保问题在20分钟内解决。

“我们根据页岩油井的油压、温度、回压曲线,建立了‘油压+温度’预警报警机制,异常情况及时报警推送,全天候快速响应处置。”江苏油田采油一厂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师吴兰平介绍。

如果说电子巡查是给油井装上了动态心电图,人工巡检则是“专家会诊”级的深度巡查。

在采油一厂盐海采油气班站,技术员李磊明的巡检包里装着特制的“健康档案本”。“每口井都有专属的8项健康指标,我们通过‘望闻问切’预判潜在风险。”他边说边记录堡1-6井的回压数据。几天前,堡1-6井载荷变大、回压升高,他们第一时间连续投加降黏剂和热水,使井口回压降到0.8兆帕以下,保障了稠油井正常生产。

班站人员在视频巡查的基础上,每四小时现场巡查一次,实现异常处置由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2024年至今,通过快速响应、处置异常,复产油井550井次。江苏油田开发管理部副总经理康成瑞说:“我们努力构建覆盖油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让传统采油焕发数字新生。”

技术攻关,延长油井免修期

在韦2-122井场,采油二厂技术人员正在调试第二代产液处理器。产液处理器高效防蜡技术使该井免修期延长271天,目前继续有效。

“我们像破解基因密码般解析躺井病因,将躺井原因归类,其中偏磨、腐蚀、结垢占比较多,并针对这三部分进行了攻关。”采油二厂工艺研究所副主任师杨斌说。

技术人员分区块、分类型研究分析,针对性开展技术攻关,形成防偏磨、防腐蚀、清防蜡的系列工艺技术,有效补齐技术短板。

韦2-127井因井筒腐蚀,平均检泵周期仅249天。技术人员经过分析,从完井工艺上优化采用内衬管加防腐抽油组合工艺,目前该井免修期达550天,延长301天。

针对井筒腐蚀制约油井正常生产的顽疾,采油二厂联合江苏油田工程院建立腐蚀结垢影响因素分析库,形成区块防腐技术指导图,持续优化油井防腐防垢制度;开展管杆材料的耐磨和磨蚀性能研究,形成了以“内衬修复油管+环氧树脂防腐抽杆”为核心的腐蚀偏磨综合治理系列技术;创新应用“自循环+中性结垢”、固体防垢器载体改进等技术。2024年,该厂因腐蚀结垢造成的躺井比上年减少20井次。

陈3-97井自2012年投产以来,偏磨导致频繁躺井。采油一厂工艺团队对该井采用内衬油管加固,并将泵升级降冲次,调整其工作制度,同时增加杀菌剂的投加计划,该井至今正常生产,检泵周期超过2800天。

随着开发不断深入,江苏油田强化工程管理,围绕油井井筒管理制度,坚持“大泵径+长冲程+慢冲次”为核心的偏磨治理方法,并深入开展小井眼井防偏磨、超深井耐高温防偏磨、大斜井防偏磨等技术攻关。目前,偏磨导致的躺井已经降至17.2%,占比降至近5年最低,维护成本降低60%。

精准护理,让油井健康长寿

3月11日,在沙埝油田沙23-25井现场,技术人员正按照周期给该井实施热洗。沙23-25井曾频繁蜡卡,技术人员细致分析高含水蜡卡的原因,尝试缩短洗井周期,并在热洗过程中将热洗介质入井温度提高到90摄氏度以上,同时在产层上部打防漏失桥塞,解决地层漏失导致洗井液返出难、影响携蜡效果的问题。目前,该井已连续372天未发生蜡卡。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延长油井寿命的“手术刀”,那么精细护理就是维系健康的“营养剂”。在油水井管理中,江苏油田坚持一井一策,班组为每口井都配备定制化护理方案,就像一份份养生食谱。

“我们吃准摸透每一个生产数据,制定重点井管理办法,强化日常参数分析,让油井延年益寿。”江苏油田采油一厂工艺研究所副所长张向阳说。

该厂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多部门、跨专业共同论证分析,结合油井作业井史及生产现状,不断优化热洗加药方案,尽可能减少常规洗井对产量的影响。

同时,他们全面梳理油井加药制度,建立完善油井加药原始台账,形成药剂管理制度。针对部分油井套压高无法加药的问题,技术人员打造移动式带压加药装置;针对偏远井点加药掺水难的问题,对10个加药井点配套小水源井;针对插管采油井无法加药的问题,通过井下固定杀菌装置缓释连续加药,在许35-1井应用效果显著。

目前,江苏油田正在将健康管理理念从单井扩展到整个油藏,让更多“银发井”焕发“第二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