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把“灵光一闪”变成现实成果2025年05月1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赵 华
赵 华 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员工脑海中时常会闪现出一些极具价值的创意,这些“灵光一闪”若能转化为现实成果,将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 “灵光一闪”的价值不容小觑。这些瞬间的灵感往往源于员工对日常工作的深度洞察和思考,可能是解决生产难题的新思路,也可能是优化管理流程的好办法。与按部就班的常规工作方式不同,“灵光”打破固有思维,为企业发展开辟新路径,能以较小的成本投入,创造出巨大的效益。 “灵光一闪”多来自员工日常。在石化企业的生产一线,员工对设备运行、工艺流程最为熟悉。他们在长期实践中,会发现许多影响效率和质量的细节问题。有时,一个不经意间冒出的想法,比如调整设备操作顺序、优化物料投放比例,就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突破点。 要把“灵光一闪”变成现实成果,关键在于管理层的支持。企业应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让员工敢于表达想法,不怕犯错。设立专门的创意收集渠道,如线上创意平台、线下意见箱,方便员工随时分享灵感。同时,建立评估筛选机制,组织专业人员对收集到的创意进行快速评估,挑选出可行性高的项目。 对于有潜力的创意,企业可在资金方面,设立专项创新基金,为创意落地提供资金保障;在技术上,安排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帮助员工完善方案;在资源调配方面,协调人力、物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此外,还可以建立成果激励机制,对成功将创意转化为现实成果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