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石油工程公司与各油气田分公司持续深化上游一体化发展,加快角色定位、技术应用、管理体系变革,一年多来,合作开发难动用区块47个,新建年产能突破100万吨油气当量
“三维”发力推动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2025年05月0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李泰豫
本报记者 李泰豫 难动用储量资源潜力大,却因技术、成本因素限制成了“沉睡的宝藏”。为实现油气藏经营价值最大化,2024年4月,中国石化召开深化上游一体化发展暨加快难动用储量效益开发推进会,部署国内上游一体化发展工作。一年多来,石油工程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部署,坚持全产业链协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角色定位、技术应用、管理体系变革,与各油气田分公司合作开发难动用区块47个,新建年产能突破100万吨油气当量。 “难动用储量效益开发的实践成果,充分说明工程必须强化需求导向,畅通研产服用全链条,为高质量勘探开发提供高质量技术供给。”石油工程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柏志说。 转变角色定位,“打井人”成为“经营者” 推进会召开后,一场聚焦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的“头脑风暴”在石油工程板块展开——全员讨论“如何与甲方共同做大蛋糕”的核心议题,积极探索“成就对方就是成就自己”的共赢之道,“在一体化端牢能源饭碗上体现更大担当”成为广泛共识。 催生角色重塑。在胜利油田商541区块,胜利石油工程主动投入资金释放井位30口,唤醒沉睡30年的储量。“过去甲乙方像隔着‘玻璃墙’对话,如今双方打破组织边界、坚持同题共答,是背靠背作战的战友。”胜利石油工程黄河钻井70169队平台经理董德英说。 推进价值共享。面对中原油田卫4区块高含水、产量低的情况,甲乙方实施“技术入股+效益分成”模式,中原石油工程采用自主投资方式对该区块进行综合治理,区块日产量提高614%,合作后累计产油3万吨,中原石油工程累计分成2.5万吨。 一体化推动新建产能不断增加、效益蛋糕不断做大。截至目前,石油工程板块难动用储量开发合作范围已从东部、西南向华北、东北、西北等工区全域拓展,合作类型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页岩油气迈进,合作模式从工程大包、技术服务向区块整体合作开发、油藏自主经营升级。 深化集成创新,协同开展技术攻关 面对难动用储量“打不成、压不开”的难题,石油工程企业持续深化甲乙方地质工程一体化协同,持续开展工艺技术攻关和装备迭代升级,总结形成以“一体化工程提速降本、一体化油藏工程提效、一体化完井增产”为核心的技术序列,在胜利、中原、江汉、西南等区域建成8个难动用储量高效动用示范区,引领示范作用持续发挥。 集成创新有力支撑储量动用、产能建设。西南石油工程与西南油气分公司合作,形成新场须二气藏难动用储量效益开发关键技术;华东石油工程与西南油气分公司在西南丁山区块合作,推广瘦身井和压裂滑套等低成本工艺;胜利石油工程在胜利油田滨37北块创新实施小钻机强化钻井参数的高配置方案……集成创新在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这些区块打出了提速提效的新样板,以实干实绩证明石油工程‘有技术才更有力量’。”石油工程公司总经理张建阔表示。 坚持系统化运营,推进管理体系变革 在油田事业部与石油工程公司联合办公的一体化专家工作室,电子大屏实时展示难动用合作区块动态数据。专家从源头参与重点方案审查,全过程指导现场施工,与甲方一体运作、一体联动、一体攻坚。 石油工程公司深入推进管理变革,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体系,推动从单点管理向系统化运营转变。 纵向上,他们坚持价值创造,构建正向激励机制,把难动用储量合作新建产能列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以专项奖励撬动全产业链活力。2024年,专项奖励带动油气新建产能超预期61%。 横向上,完善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持续深化难动用储量合作,设置工程提速提效和超产效益分成奖励,实施差异化效益分成。 人才支撑上,建成两级专家工作室,优选168名专家与油田事业部、油气田分公司联合办公,参与方案审查,指导现场施工。通过“挂职+项目练兵”等模式,加强与甲方人才交流,技术服务和项目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