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刘祥奇 一片丹心暖高原

在帕米尔高原的皑皑雪山间,有一抹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来自新疆喀什石油塔县壹号加能站。刘祥奇曾在这里,为当地的牧民和客户服务了10年。他努力书写着自己与帕米尔高原的故事,以非凡的毅力践行责任担当。
2025年04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孙 筱 李侯敏
16.8K

刘祥奇,198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喀什石油天山加能站站经理,中国石化劳动模范,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获得者

    孙 筱 李侯敏

    4月16日清晨,刘祥奇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天山加能站。望着往来的车辆与行人,他一阵恍惚,想着远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县壹号加能站,想着当地的牧民。

    今年初,因身体原因,刘祥奇离开了工作10年的喀什石油塔县壹号加能站,调往市区的天山加能站。同事们都很惊讶,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汉子,刘祥奇怎么能在那个高原小站坚持10年?

    塔县壹号加能站位于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那里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48%,风力长年8级以上,水的沸点不到70摄氏度。 2014年,来自山东临沂的刘祥奇第一次踏入帕米尔高原,被边防战士驻守高原的奉献精神和当地淳朴的民风所感染。机缘巧合,他进入塔县壹号加能站工作。

    这个看似冲动的决定,也确实给了他很大的“下马威”。

    一连串的高原反应,让他整夜难以入眠,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吃饭没有味觉,走路也像踩着棉花。可倔强的刘祥奇认死理,既然选择留下,就不能退缩。

    慢慢地,他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成为一名合格的高原油品保供员。

    塔县壹号加能站的服务半径有数百公里,用油客户分布在崇山峻岭间。当地条件相对落后,牧民们需采用柴油取暖。由于没有交通工具,很多牧民都是人力运送油品,刘祥奇便提出了送货上门的建议。站内员工很支持他,在加油服务时发放配送名片,鼓励大家电话联系配送油品。10年间,他们紧急送油300余趟,配送油品1.5万升,路程超过10万公里,足迹遍布高原的矿山、牧场及边防哨所。

    “塔县壹号加能站最重要的是保供服务,这是咱们中国石化承担的社会责任,能够参与其中,我感到很荣幸。”刘祥奇说,是责任感驱使着他一直坚持下去。

    2020年受疫情影响,塔什库尔干机场建设遭遇断油危机。接到配送任务后,刘祥奇连夜协调,带领员工在零下20摄氏度的暴风雪中往返60公里,驾驶10吨油罐车为这项重点工程输送油品2000余吨,有力保障了新疆首个高原机场按期校飞。

    2022年冬天,一位牧民的汽车被困雪山。刘祥奇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备好物资连夜前往救援,徒手推车3个小时,才和牧民一起走出雪山。看着刘祥奇冻得通红的双手,牧民兄弟紧紧拥抱着他,一直说着“汉族兄弟亚克西”。

    作为党员,刘祥奇还定点帮扶库克西鲁克乡两户少数民族家庭,联系电商帮助销售杏子,邀请农技专家指导药材种植,还帮助他们发展庭院种植。

    10年坚守,刘祥奇把根深深扎进帕米尔高原,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让塔县壹号加能站的温暖与担当持续延续。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