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胜利济阳页岩油攻坚团队

从“不可能”到亿吨级突破
2025年04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于 佳 邵明浩
16.8K

    将90%的不可动资源变为可动用储量,发现3个新油田,胜利济阳页岩油攻坚团队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效益开发难题,为高产稳产提供支撑。截至2025年2月,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累产突破百万吨,估算资源量达百亿吨,新兴油田成为我国首个亿吨级页岩油田。

    于 佳 邵明浩

    光学显微镜下,一块被反复切割和打磨后薄如蝉翼的石片露出“真容”——钙元素富集的碳酸盐纹层中,密布着比头发丝还细的裂缝。

    4月10日9时,在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滕建彬和他的同事正对着显微镜,仔细观察页岩薄片。18年前,他们或许不承想,会在这小小的显微镜下,见证胜利页岩油从无到有的奇迹。

    2006年,时任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化学室负责人的张林晔,看到美国石油协会一篇关于页岩油气的论文,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中萌芽,“济阳坳陷或许也有着类似的潜力”。

    很快,胜利油田信心满满地在罗42井所在区域部署4口页岩油专探水平井。结果让所有人大失所望,第一口井日产油不到3吨!之后的几口井,都远远低于预期,胜利页岩油的探索出师不利。

    失利的井位、被外国专家定性“济阳页岩油的地质特性不具备商业开采价值”的评估报告,像块烙铁压在每个人心头。但他们偏不信这个邪:“就算是零基础、零经验的‘深水区’,也要闯一闯、蹚一蹚。”

    “为什么会失败?真正的甜点到底在哪里?如何证明这里有油?”很长一段时间,这3个问题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团队成员的心头。

    此后的8年里,济阳页岩油攻坚团队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反复研究、模拟和论证,在草稿纸上“打井”无数次,集中力量对页岩油展开基础理论研究。

    根据北美经验,页岩油储存在有机质内,胜利是否也一样?科研人员按照常规方法,在扫描电子显微镜里利用二次电子形貌方法观测。尽管这台显微镜将样本放大了百万倍,但由于有机质与无机矿物呈现的灰度差不多,所以从外貌上难以分辨也说不清楚。

    经过反复观测研究,页岩油攻坚团队提出使用“背散射成分相”技术。当一束X射线打在孔隙上时,他们犹如发现了新大陆——钙元素含量普遍非常高。

    科研人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测了几千块样品,露出了岩石的微观结构,让内部迷宫一览无余:白色的是碳酸盐矿物,黑色的是黏土和有机质,毛细血管般的孔隙裂缝也呈现出来。最终在这些比头发丝还细的缝隙里,他们找到了页岩油的藏身之所。

    经过对18000多米的岩芯开展基础研究,页岩油攻坚团队打破国际公认的中高成熟度页岩油才可动的金科玉律,提出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四因素”富集理论和“储、缝、压”三元储渗理论,明确济阳页岩油甜点评价方法,硬是将90%的不可动资源变为可动用储量,发现了新兴、新河、新丰3个新油田。

    探索的脚步不光停留在理论。面对储量埋藏深、温度高、原油稠、孔隙纳米级等接踵而至的挑战,济阳页岩油攻坚团队又联合地质、工程、物探、定向井等各领域技术专家,攻关突破多尺度组合缝网体积压裂技术、优快钻井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破解了“怎么采、采得多”的效益开发难题,为济阳页岩油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