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靶向攻关提升工程感官质量水平

2025年04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王 茜 王 娅
16.8K

    防腐绝热工程质量管控技术创新团队简介

    炼化工程集团洛阳技术研发中心防腐绝热工程质量管控技术创新团队成立于2019年,共22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3人、博士2人、硕士10人。团队聚焦石化行业防腐绝热领域存在的问题靶向攻关,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中国石化炼化企业节能增效和感官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本报记者 王 茜 通讯员 王 娅

    近年来,炼化企业因防腐涂层、绝热结构失效而引起的感官质量差、能量损失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已成为影响生产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和节能降碳的重要因素。

    为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2019年,依托炼化工程集团洛阳技术研发中心、质量监督总站和第四建设公司的力量,防腐绝热工程质量管控技术创新团队应运而生。

    团队充分发挥研究、设计、工程建设和监督一体化优势,聚焦防腐绝热材料性能研究、施工工艺优化及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关键环节,通过实验室研究、技术攻关与集成创新,建立健全了以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防腐绝热完整性技术管理体系,研究成果应用于集团公司27家炼化企业防腐绝热工程质量提升工作。

    “在27家炼化企业的应用成果表明,防腐工程质量优良率较上一年提升36%,绝热工程质量优秀率较上一年提升31%,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团队成员、洛阳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韩海波介绍。

    他们坚持问题导向,开发了炼化企业防腐绝热完整性管理系统平台,形成了防腐绝热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和现场测试评价方法,制定了包括《中国石化防腐绝热提升工程规定》在内的配套技术标准体系,为防腐绝热工程管理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技术指导。

    针对防腐绝热工程质量中的痛点难点,团队落实挂图作战机制,开展联合攻关,研发了管道保温能效提升成套技术、石化装置大气环境腐蚀等级评定与防护技术、高性能长周期服役防腐涂层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和工艺,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自成立以来,团队走进33家炼厂,通过现场监督检查、问题整改、培训指导等措施,总结归纳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及整改措施,为生产企业感官质量提升、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新疆到海南,我们为炼厂提供了上百次防腐绝热工程质量调研、监督测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工作,指导生产企业有效提升了防腐绝热质量水平。”团队专家、洛阳技术研发中心传递工程室高级工程师郜建松说。

    截至目前,团队先后承担集团公司课题2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5项,制定行业、团体及企业标准15项,获专利授权20余件,获软件著作权授权4项,出版《炼化装置腐蚀风险控制》《蒸汽管道保温技术与管理指南》等专著。

    留言板

    团队带头人、炼化工程集团洛阳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段永锋:

    我们将深耕防腐与绝热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以全链条视角强化设计、采购、施工、运维等关键环节的防腐绝热质量管控体系,系统提升中国石化工程建设项目感官质量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