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用信息技术赋能石油石化行业

2025年04月02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温小艳 王璐璐
16.8K

    数智化转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简介

    石化盈科数智化转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成立于2023年3月,共60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7人。团队聚焦石油化工工业软件国产化信创及信息技术赋能业务进行攻关,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赋能生产营运、炼油化工、安全环保、设备管理、油气储运,取得多项核心成果,助力石化企业智能运营中心、智能工厂、无废工厂建设。

    温小艳 王璐璐

    当前,石油石化行业正面临新的变革,中国石化在能源结构转型、终端用能节能降碳、资源回收循环利用、能耗与碳排放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尝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满足行业转型发展需要,是石化盈科数智化转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技术转型方面,团队按照“数据+平台+应用”的信息化模式,以统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推进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引擎,基于各个业务域的应用场景建设了一系列高效协同的工业App,形成了良好的数字生态。团队不仅自主研发了ProMACE工业互联网平台,还精心打造“乾坤”智汇框架,以及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智能制造系列产品,如惊蛰数据治理工具集、谷雨工业物联数采网关软件、大暑多维数据分析软件等,为解决石化行业数智化转型痛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数智技术与石化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团队在计划生产协同优化、设备管理、安全环保、能源及公用工程等多个业务领域,形成了智能巡检、LDAR智能检测、智能进出厂、人员定位、作业受限空间监控、违章作业监控等30多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应用场景。”团队成员、石化盈科智能制造首席专家陈明杰介绍,“这些智能化应用场景,可以有效支撑总部智能运营中心、企业智能工厂建设。”

    截至目前,团队已先后承担中科炼化、天津石化、海南炼化等16家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工作,其中10家获评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6家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石化企业固废产出数量大、种类多、处置难,如何利用信息化助力固废产生者、处置者、管理者三方有效协同,也是团队的研究重点。他们自主研发了固废管理应用App,通过“一废一码”,实现了固废从产生、出入库、运输到处置的全过程管控及一码溯源;利用AI技术,实时对危废运输安全风险、贮存违规堆放等异常状况进行预报警。该研发成果在石化企业试点成效显著,使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1.7%、单位营收危废产生量降低6.5%,有效助力川维化工、广州石化、天津石化入选省级无废工厂建设典型案例,推动企业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和综合管理。

    留言板

    团队负责人,石化盈科副总裁、党委委员 张刘军:

    我们将持续加强新技术创新应用研究,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推动更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解决方案落地,为中国石化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为整个石油石化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