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8版:中国石化报08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抗起球干法聚丙烯腈纤维

2025年03月26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赵颖慧 张永其
16.8K

产品名片 ●名词解释 抗起球干法聚丙烯腈纤维指纤维横截面为“犬骨形”的特种腈纶纤维,形状类似哑铃,是纺织品加工的重要原材料。 ●产品性能 织物不易起毛起球,蓬松感较强,手感柔软,质轻且保暖效果突出,染色效果艳丽。 ●应用领域 应用于纺织行业,可与棉毛混纺,改正天然纤维易变形的缺点。

    □赵颖慧/文 张永其/图

    “水洗牵伸机生产的丝束是在抗起球干法聚丙烯腈纤维研发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同系列新品。”3月16日,齐鲁石化腈纶厂后纺车间员工元泽军边微调水洗牵伸机工艺参数边介绍。

    数年前,腈纶厂在市场调研中发现,抗起球干法聚丙烯腈纤维产品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旺盛。腈纶厂拥有国内唯一的干法腈纶生产装置,当时正受市场及成本影响,处于亏损状态,急需转型突围。

    该厂将新品研发作为重中之重,在“厂内无小试、中试装置,国内没有生产先例可参考、没有标准可遵循”的情况下,利用原生产线研发试产抗起球干法聚丙烯腈纤维。

    研发之初,团队每天召开头脑风暴会,大家热烈讨论原理和流程改进思路;对进口样品比对分析研究,寻找差距;在线试验时,不断摸索调试纺丝、水洗牵伸、干燥等工艺参数,紧盯丝束在叠丝辊、牵伸辊等关键部位的变化。

    将客户需求融入抗起球纤维系列产品研发,形成“需求捕捉、技术研发、工业转化、市场反哺”的闭环创新体系,为持续开发高附加值新品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通过数十次试验,研发团队整合了上万个试产数据,解构“聚合、前纺、后纺”等多道工序,重构试产工艺,又自主设计、改造原生产线部分设备设施,提升了试产硬件质量。

    “0.1%的调控偏差,都会让新品出现断丝、缠辊等情况,影响新品性能和质量。”研发团队负责人孙常山回忆,试产时正值热天,他带领团队在40摄氏度的车间连续鏖战,现场调整新生产线全流程工艺参数,形成动态平衡体系。每完成一次试产、生产线转产常规纤维,大家便分析总结经验,逐步提高了新品性能和稳定性,首次研发出1.67分特细度新品通过权威机构验收,抗起球等级介于3.5~4级,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

    “产品推广离不开精准定位与渗透服务。”孙常山说,研发团队以抗起球纤维为原料、适用于弹力衣物的包芯纱作为新品推广的突破口,带着新品和检验报告分赴生产厂家,现场演示新品性能,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首次打开销售渠道。

    “高附加值产品的竞争力不再局限于单项技术突破,而是整个价值链的重构。”该厂经理杜球介绍,该厂将客户需求融入抗起球纤维系列产品研发,形成“需求捕捉、技术研发、工业转化、市场反哺”的闭环创新体系,为持续开发高附加值新品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随着产品知名度、质量稳定性和客户口碑越来越好,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

    近日,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5/2026发布,齐鲁石化抗起球干法聚丙烯腈纤维成功入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