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井队来了“不速之客”

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有小动物相伴,工人们的心情会好很多。
2025年03月1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邱明哲 张连陆
16.8K

邱明哲 张连陆

去年3月初,中原石油工程塔里木分公司70615钻井队员工惊喜地发现,井场上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狐狸。

起初,这只小狐狸在距井场100多米外的沙漠红柳、梭梭草丛中出没,后来在井场围栏外面徘徊,慢慢地向井场靠近。

这只小狐狸的到来,给远离繁华城市和家人的石油工人们带来了不少乐趣。毕竟,贯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道路两旁,除了野生胡杨,就只能见到人工种植的梭梭和红柳这两种生物了。

大伙儿知道这位“不速之客”是来寻找食物的,便时常向它投喂馒头。由于对环境和动物的保护意识比较强,大家互相提醒不要做出恐吓小动物的事情,为它创造友好安静的环境。

“这个小家伙可聪明了。”一天傍晚,泥浆技术主管冯兵看到井场围栏外的地面上有小狐狸的爪印,就回井场拿了两个馒头放在地上。不一会儿,就看到经常光顾井场的小狐狸跑过去,叼起馍头吃了起来。

渐渐地,小狐狸胆子越来越大,不仅走进了井场作业区,还敢让人接近它,甚至工人们用手摸它也没事。大家发现,小狐狸来井场是有规律的:每天凌晨准时来井场“陪同”夜班员工吃完夜宵后,在井场空地上溜一圈,再跑到生活区溜一圈,最后找点儿食物带回去。

时间久了,只要听到生活区大门口的狗一叫,餐厅服务员就知道小狐狸又来找食吃了,便把早已准备好的剩余饭菜装进塑料袋里,放在大门口。

小狐狸观察几秒钟后,叼起塑料袋大摇大摆地走了,还不时地回头望一望。入夜,作业区楼前,“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几个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因为工作需要,我常常去沙漠和井队,听到过许多石油人和小动物的故事。”70615钻井队平台经理王祎说,如今,这只小狐狸已经成为队里的常客。每当看到它来井场“蹭饭”时,大家都特别高兴。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上,有小动物相伴,工人们的心情会好很多。

不但这只狐狸与工人们相处得很好,周围的大雁、老鹰、刺猬、猎隼等动物也是井场的常客。工人们自发搭建喂食点,和它们和谐共处,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为石油人沙漠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来自中原石油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