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安全管理要做到“事事心中有底”2025年02月25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梁 静
梁 静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疏忽与懈怠。要想实现稳健发展,企业必须对安全状况了如指掌,做到“事事心中有底”,从管理机制、责任落实、系统思维三个维度,构建全链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动态隐患管控,是筑牢安全防线的基础。隐患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企业应建立“分级分类、动态更新”的隐患清单,对隐患进行全面梳理和跟踪。推行“专家诊查+智能巡检”模式,对高危工艺和关键设备进行24小时在线监测,结合人工核验,及时发现隐患。交叉互查、突击暗访等方式,让隐患无处遁形,确保“排查—整改—复核”的闭环管理,做到风险可控。 责任穿透,是夯实安全根基的关键。安全生产的核心在于责任落实。企业应构建“岗位—班组—管理层”三级责任矩阵,将安全指标纳入全员绩效考核,明确“一岗一清单”“一事一追溯”,确保每个岗位、每项工作的安全责任清晰。推行责任倒查机制,对管理漏洞进行责任溯源,通过压力传导,杜绝责任空转。同时,强化基层岗位应急能力培训,定期开展无脚本演练,提升员工风险预判和紧急避险能力。 系统思维,是提升安全管理效能的保障。安全管理不能局限于“头痛医头”的局部思维,要构建“人防+技防”协同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历史事故规律,对高频风险点进行工艺改进和设备升级,实现风险动态评估和智能干预。推进标准化建设,将安全规程细化为岗位操作手册,用制度约束替代经验管理,降低人为失误。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