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1版:中国石化报01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集团公司2025年科技进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马永生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以高水平科研成果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阎茹钰
16.8K

    本报讯 记者阎茹钰报道:2月18日,集团公司2025年科技进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结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九江石化重要指示精神,鼓足干劲、锐意创新,全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高水平高质量科研成果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永林主持会议并宣读表彰决定。部分老领导应邀参会。

    马永生指出,过去一年,公司科技战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推进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高标准推进国家战略任务,全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取得一批重要创新成果,为公司转型升级、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战略支撑。

    马永生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核心任务。科技创新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重点领域全力攻坚,为科技强国建设增添“硬科技”。要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两深一非一老一新”领域(万米深地、千米深水、非常规、老油田、新能源)关键技术与装备突破,引领催化裂化、乙烯裂解等技术创新,加快精细化工、高端材料等技术攻关,为传统产业降本提质增效、新兴产业效益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创新动力。要引领满足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完善“产销研用”一体化攻关机制,科技战线持续增强市场意识,生产企业主动应用新技术、敢于开发新产品,销售一线发挥好市场“雷达”作用,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客户需求。

    马永生指出,要持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科技供给的质与量,直接决定产业创新的数量、水平与效益。要增强关键技术供给,强化内部分工合作,用好中试验证平台,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增强原始创新供给,提升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有效发挥基础研究平台作用。增强前沿技术布局,长于技术预见、敢于长远布局、善于借梯登高,研发出更多高价值成果,助力公司提质增效升级。

    马永生强调,要加快健全科技体制机制保障。加大创新资源统筹力度,完善科技规划体系和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研发机制,补齐面向市场终端产品研发体系,完善面向终端市场研发保障机制,按照“一厂一品种一标准一特色”思路,推进特种化、高端化、小量化的运行模式,形成为终端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强化创新利益风险共担机制,突出全周期、差异化奖励激励,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内生动力,让“真创新”受到“严保护”。

    会上,集团公司科技部负责人作科技进步工作报告。会议表彰了105项科学技术成果、15支优秀科技创新团队、7名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0家质量管理先进单位、78个质量管理先进集体、100名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和80项优秀QC成果。

    有关总助总师级领导、院士,总部各部门、部分单位负责人和获奖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委员,直属研究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单位分管科技负责人等在分会场参加。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