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十建公司通过将施工“搬迁”至场外、预制后整体模块化安装等方式,降低高处作业、起重吊装等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模块化技术创新破解高处作业“风险密码”2025年02月18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田元武
本报记者 田元武 “工艺管道模块化安装技术创新有了新突破,3米以上的高处管道固定焊口数量比原施工方案减少了45%,高处作业风险隐患大幅降低。”2月12日,十建公司承建的浙江石化项目高压聚乙烯装置主管廊施工作业区一片忙碌。项目部总工程师高志华正带领12名工程技术人员,讨论着主管廊高处作业平台上的管道施工技术创新方案。 今年,十建公司将浙江石化项目新建高压聚乙烯装置作为模块化施工技术创新示范点,围绕设备、钢结构、工艺管道等方面,全面开展模块化施工技术创新,全力筑牢施工作业安全管控防线,助力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保障升级。 新建高压聚乙烯装置作为浙江石化项目的“龙头”工程,施工工期紧张,安全管控难度大。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专业交叉施工等工序风险隐患多,成为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面对这一挑战,早在今年春节前,高志华便带领项目部技术创新团队,与业主、设计单位深入研讨,不断完善和优化钢结构整体模块化施工技术方案。该方案将钢结构施工现场“搬迁”至场外,进行预制后整体模块化安装,有效降低高处作业风险,减少各专业交叉施工频率,为参建员工营造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 2月5日,高压聚乙烯装置春节后顺利复工,钢结构、设备、工艺管道等专业的模块化施工全面铺开。有着多年安全管理经验的项目部安全部长曲学伟发现,模块化施工技术让安全管理底气更足。他指出:“预制场空间开阔,有利于吊车站位,降低起重吊装风险,也有利于脚手架搭设与及时拆除,降低高处作业频率,还有利于各专业协同施工,降低交叉作业安全风险。”这三个“有利于”和三个“降低”,充分彰显了模块化施工技术赋能安全管理的显著优势。 “模块化施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的核心目的,是将高风险施工作业内容转移至地面完成,从本质上减少施工风险隐患。”高志华说。项目部针对高处作业、起重吊装频繁的施工专业,实施模块化技术创新策略,大幅降低了作业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20多项模块化施工技术创新应用成果,2024年项目部累计减少高风险施工作业点320多处,有力保障了参建员工的施工作业安全,提升了项目建设工效。施工经理董波对此感触颇深:“现在高风险作业明显减少,就拿钢结构施工来说,应用模块化施工技术创新成果后,将钢结构框架在地面整体预制,高风险隐患比传统施工方式减少70%以上。”模块化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切实提升了项目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 【专家点评】 十建公司第一安装分公司安全管理部经理 武 江 作为工程建设企业,十建公司在安全管理中聚焦施工作业一线,通过技术创新手段,着力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高风险隐患。 他们在工程建设中,以模块化施工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为主导,将钢结构框架、工艺管道、大型设备等施工作业内容安排在地面上进行,实施集中预制、整体安装,让参建员工高处作业、起重吊装等高风险作业频率大幅降低,施工效率显著提升,持续筑牢了工程建设安全管控防线。 当前,十建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发力,研发的智能焊接机器人、数字化车间等技术创新成果已经应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在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的同时,提升了施工本质安全管控水平。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