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6版:中国石化报06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西南油气

低温蒸馏 地层水摇身变“宝”

2025年02月10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薛 婧 王 平
16.8K

在西南油气采气一厂地层水综合利用站,鱼儿在经过处理的地层水中畅游。王 平 摄

□薛 婧 王 平

“我们率先在国内采用低温蒸馏工艺处理采气地层水,实现变废为宝,为川西中浅层气藏环保开发作出积极贡献。”西南油气采气一厂地层水综合利用大队队长蒋德伟说。

川西中浅层气藏是西南油气开发最早、贡献最久的油气田,已滚动开发40余年,气井普遍产水,平均含水饱和度达42.5%。随着开发进程逐渐加快,地层水随天然气大量涌出地表,每日产水720立方米,且水质复杂,氯、钙、镁等含量较高。

多年前,常规的地层水处理工艺成本高、规模受限、难以达到氯排放限值,达标处置始终是横亘于气藏高效开发的一大难题。

2009年,西南油气采气一厂科研人员广泛调研,从轻工制盐行业找到了门道。制盐是通过低温多效蒸馏工艺分离出氯,蒸馏后的水能满足排放标准。“盐矿卤水和川西中浅层产水层层位相同、成分类似,如果能引进制盐方法处理地层水,环保又经济。”蒋德伟说。

2010年,“高氯废水无害化处理先导性试验项目”启动。他们组建地层水综合利用站,派出技术团队到自贡“取经”,全面了解了低温蒸馏制盐工艺原理、流程、关键参数控制措施。

2012年,国内首座采气地层水低温蒸馏处理先导试验装置一期工程投产,设计处理规模每日360立方米。在低温蒸馏处理装置里,地层水通过多级蒸发罐、末端真空泵,在负压低温状态下沸腾、结晶,析出工业盐、生成母液,冷凝水达标排放。此外,装置最初热源由锅炉蒸汽提供,后几级蒸发罐热源由前一级蒸发罐地层水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提供,实现节能降耗。

2014年,低温蒸馏装置二期工程投产,日处理规模达到700立方米,进一步提高了地层水处理能力。截至目前,两套装置累计处理气田地层水超255万立方米,生产工业盐超18万吨。

“我们确保每一滴外排水都达到排放标准。”蒋德伟说。采气地层水低温蒸馏处理后,冷凝水将在地层水综合利用站进行第一次检测,主要检测氯根、氨氮、COD(化学需氧量),指标合格后随管网输送至外排水口,在这里进行人工、在线两级再检测,确保达标率100%。

【专家说】

西南油气采气一厂副厂长 周志林:

西南油气针对添加泡排药剂、起泡性强的地层水,形成“预处理+生化+膜+蒸馏”工艺,优化了低温蒸馏水处理工艺,真正做到清洁能源清洁开发。新工艺先进行除油、降低硬度处理,再进入生化系统,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有机污染物分解成较小的、较简单的化合物。生化完成的地层水进入膜系统,利用膜对不同物质透过能力的差异,分离水中离子、分子和杂质,使其生成部分可达标外排的洁净水,余下含杂质的浓水继续蒸发,最终产生盐和冷凝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