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27年坚持无偿献血2025年01月2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彭 展
彭 展 1月13日,湖南石化橡胶部SIS(热塑橡胶)装置前岗一班精制岗位党员志愿者曾北岳,在湖南省岳阳市中心血站采血点捐献今年首次300毫升成分血(血小板)。这是他在岳阳的第253次无偿献血。从1997年12月至今,曾北岳已连续27年坚持无偿献血,总量达15.79万毫升,相当于32个成年人体内血量的总和。 曾北岳今年46岁,党龄25年,是名退役军人。他在北京当兵时所在的连队前身是“张思德警卫班”。受张思德无私奉献精神影响,曾北岳将“为人民服务做公益”奉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1997年12月,曾北岳在部队第一次无偿捐献400毫升全血。从那以后,曾北岳开始献血。1998年,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曾北岳坚持连续献全血15年。2013年7月,他得知献血小板的人数较少,而捐献血小板间隔时间较短,于是,他改献血小板,献血频次从一年两次增加到每月两次。 多年来,每次献血,曾北岳都身穿“石化蓝”工装,胸前佩戴一枚党员徽章。作为一名资深的无偿献血志愿者,曾北岳注重劳逸结合,深知饮食情况对血液质量影响很大,一直坚持有规律饮食,形成饭菜清淡的“养血”习惯。 2020年6月27日,曾北岳还利用工作间隙,自费坐高铁到长沙,第一次在湘雅附二医院无偿捐献两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并凭献血证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进行互助登记。“当时我小学同学的母亲突发重症胰腺炎,生命垂危,在省人民医院做手术时急需大量血液,但医院缺血。我同学全家没有一个人满足可献血条件,情急之下,他向我提出互助献血。”曾北岳说。 “我不想让家人担心,就找了个要外出学习的理由,一早坐高铁到长沙,上午献完血后直接回单位休息几个小时,然后上晚班,既完成了互助任务,也没有耽误工作。”曾北岳接着讲述。 2023年1月24日,大年初三。曾北岳在乡下老家陪父母过春节,突然接到岳阳市中心血站的求助电话:医疗用血严重告急!他当即搭乘客车赶了115公里路回到市区,捐献了400毫升成分血。 有些亲朋好友担心曾北岳献血频次高会影响身体,他就坚持锻炼、强身健体,回应大家的关爱。“我用亲身经历打破大家对献血的误解,既让自己拥有了健康,又能救助更多人的生命”。 “一人献血百次,不如百人献血一次。”曾北岳既是无偿献血志愿者,也是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他不仅自己献血助人,还加入无偿献血服务大队,积极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宣讲无偿献血的好处,带动200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曾北岳热爱跑步,多次参加马拉松赛事。2021年底,为了进一步扩大无偿献血的影响,经中国红十字会批准,他牵头在岳阳地区成立“热血跑团”,带动跑团成员“为爱奔跑”,让跑步运动更有意义。 平凡的曾北岳,慢慢成为身边人的榜样。近年来,曾北岳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公司道德标兵,连续11年被评为岳阳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4次获湖南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和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 在曾北岳家里,一摞摞的献血证和荣誉证书被他精心地收藏在柜子里。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坚持20多年无偿献血时,他说:“我只是坚持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我觉得很有意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