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 日期检索
深化“双百亿方”气田建设 全力打造一流油公司2025年01月09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刘 伟
将聚焦“建设‘双百亿立方米’气田、打造一流油公司”目标,开启以高质量发展引领“双百亿立方米”大气田建设新征程。扩大油气规模,夯实发展基础。坚持科技先行,增强发展动能。抓实安全生产,稳固发展保障。深化改革管理,激发发展活力。持续强根铸魂,厚植发展优势。 刘 伟 2024年,西南油气分公司天然气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达到102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储量超1万亿立方米,全面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百亿方产量、万亿方储量”大气区,同时盈利水平再创历史新高,取得产量、储量、效益“大丰收”。进入2025年,西南油气分公司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实施高质量发展行动”决策部署,聚焦“建设‘双百亿立方米’气田、打造一流油公司”目标,立足“10个千亿立方米”资源阵地,加快建设“三个50亿立方米”产能阵地,开启以高质量发展引领“双百亿立方米”大气田建设新征程。 扩大油气规模,夯实发展基础。储量、产量是油气企业的生命工程,必须深化基础研究,制定并细化增储上产方案,强化“中-中”合作,强化“一体化”理念,不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禁区,加强回顾性评价和攻关试验,提升勘探部署质量,抓好风险井实施和规模增储阵地培育,推动“10个千亿立方米”资源阵地向储量、产量转化,持续增加公司快速发展“粮袋子”。坚持效益开发、精细开发、少井高产,全力提产能、控递减、增可采,实现存量提效、增量创效、量效齐升,稳步推进页岩气效益开发。 坚持科技先行,增强发展动能。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编制基础研究中长期规划,做好新领域新层系研究。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海相与陆相并举、常规气和页岩气共进,大力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研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跨专业协同攻关“卡脖子”关键技术,打造在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深层页岩气藏、致密砂岩气藏、高含硫气藏等增储上产重点领域的技术优势,打造我国超深层天然气、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亮丽名片,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抓实安全生产,稳固发展保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必须主动担责、传导压力、创新工作,抓好抓实管理层级安全领导力、引领力,突出“三管三必须”,加强对各专业领域安全管理的监管,做到责任明晰、责任落实、责任落地。建立安全网格化管理,将全员安全风险识别、岗位责任清单、风险清单等载体落到实处,全员参与织密安全之网。梳理形成系列“管异常”制度,加强“三基”管理,建成“三标”现场,发挥党员示范作用。优化完善HSE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提升用体系和制度管人、管事的水平,从源头上保证本质安全。 深化改革管理,激发发展活力。改革管理是激发发展活力的关键,必须持续深化油公司五大机制建设,持续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管理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提高整体运转效率。夯实“三基”管理基础,按照“真建立、快建立、真有用”原则,推进岗位责任制落实落地。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以奋斗者为本”理念,建强三支人才队伍,深化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使用五项机制,调动全员积极性,激发全员创造力。 持续强根铸魂,厚植发展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必须坚持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中找方向、找方法、找答案,始终保持一严到底的恒心和韧劲,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党建“七大工程”,推进党建深度融合,强化干部人才支撑,提升基层党建质效,突出思想文化引领,实施文化润心和品牌赋能工程,强化正风肃纪反腐,敢于善于斗争、勇于担当作为,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引领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西南石油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西南油气分公司代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