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4版:中国石化报04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成长路上勤为伴

这场跨越技术和操作的奔赴,对李云峰而言就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
2024年12月24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丁玉萍
16.8K

丁玉萍

11月20日,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采气工大赛鸣金,入职三年的西北油田采油二厂技术新人李云峰荣获个人铜牌。

载誉归来途中,看着舷窗外云海涌动,他感到的不是欣喜和自豪,而是卸下沉重包袱后的轻松。让他感到踏实的是,这次大赛让自己终于更接近一个真正的大漠石油人——不仅能解决技术难题,也能像其他工人一样得心应手地操作。

这次采气工大赛为国家二类竞赛,也是采气专业最高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规格高、影响大、参与面广,被誉为“采气技能人才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首次参加全国大赛,就能从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等5家能源企业26家单位众多顶尖选手中胜出,实属不易。

对李云峰而言,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更是对心理的考验。

当初收到比赛通知时,师傅鼓励他参加。可他心里觉得别扭,自己堂堂一个研究生,去参加一个技术工人的竞赛,算什么事呀。师傅说,搞技术的多点技能没坏处,临了还撂下一句话:“好好准备,别给二厂丢脸。”

师傅都这样说了,他虽有不情愿,却还是参赛了。既然参赛,就得全力以赴,拿不上奖可就太丢人了。

那段时间,李云峰仿佛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次高考。

个人竞赛由综合理论和操作技能两部分组成,技能操作考核包含气井生产动态分析与措施制定、根据轴测图应用CAD软件绘制三视图、更换井口压力变送器及截止阀、孔板流量计差压超限处置操作等4个项目;团队竞赛项目为井口区域天然气刺漏应急处置的现场操作。

李云峰是机械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没有接触过气井动态分析,管钳、扳手这些铁家伙也很少上手操作,实操带来的压力前所未有。

一定要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李云峰知道,自己只能比别人更努力才有机会取胜。6000余道理论题,他饭吃不香,觉睡不着,利用培训和工作间歇,反复背诵,仿佛要把题都刻进脑子里。7月休假期间,他在教练的线上指导下,每天完成两个CAD制图和理论测试。

实操是他的短板。半个月过去了,别的选手实际操作陆续过关,他却迟迟达不到要求。看着达标的选手还在不知疲倦地练习着,他更是心急如焚。李云峰和教练一起分析原因,掌握操作要点。晚上大家都睡熟了,他还偷偷跑出来练习,直练得手掌磨出了水泡,两臂发酸抬不起来,吃饭时手抖得筷子都拿不稳……拼尽全力后,他的操作成绩终于有了起色。

拼命的练习中,他明白,当好一名技术工人不是那么简单的。李云峰为自己的无知和偏见感到脸红,对这个职业多了一份敬重。

竞赛前,李云峰参加了每天超过16小时的“基础+强化”“理论+实操”“晨跑+晚自习”的“魔鬼集训”。最终,经过整整4天的激烈“厮杀”,他从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摘得奖牌。

那些吃过的苦、受过的累、付出的汗水已成往事。这一年,李云峰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离目标更近了——做一名技术和操作都过硬的大漠石油人。

(作者来自西北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