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石化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石化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石化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石化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石化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第3版:中国石化报03版
用户名 密码
文章检索
  日期检索










































机器人“上岗”担任煤炭化验员

2024年12月11日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丁 繁
16.8K

    本报记者 丁 繁

    12月6日,在宁夏能化公司原辅料(建材)分析室,22批原料煤进入煤炭全自动制样系统,煤炭智能分析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灰分、挥发分、硫含量等指标分析。

    煤炭是宁夏能化公司的主要生产原料,入厂后需经过计量、制样、化验等过程进入生产装置。以往,这一过程由人工操作,存在一定误差。为进一步优化原料煤入厂质量管理流程,规范采样、制样、化验全过程质量管控,该公司对周边同类企业煤炭采样、制样、化验流程进行了调研与比对,于近日引进煤炭智能分析机器人。

    原料煤的分析主要涉及灰分、挥发分、硫含量等9个指标。煤炭智能分析机器人能够担任化验员角色,通过机械臂,将预制后的煤样放入自动称量装置、自动化分析仪器等设备中进行分析。“这一过程不再需要人参与,降低了我们的劳动强度,也改善了我们的工作环境。”该公司原辅料(建材)分析室化验员朱妍说。

    除了煤炭智能分析机器人,此次,该公司还引进了自动归批机、全自动制样系统、在线全水分析系统、气动传输系统、智能存查样柜等智能设备或系统,可实现原料煤从入厂到使用的全过程自动化。“这是公司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数智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有效提高了煤样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该公司质检中心经理李美苗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 10210212号-7 号

Repeat标签中缺少Article标签
中国石化报